11家企业入围NASA商业月球着陆器计划

11家企业入围NASA商业月球着陆器计划

人类着陆系统图解 来源: NASA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已经选择了11家企业为其“阿尔忒弥斯”(ARTEMIS)登月计划进行研究并制造人类着陆器的原型。这将帮助美国宇航员,包括第一位女性宇航员和下一位男性宇航员在2024年前登陆月球南极,并在2028年前实现长期、可持续的月球人类活动。 NASA总部人类月球探测计划负责人Marshall Smith表示,“为了加快重返月球的进程,我们正在挑战传统的商业模式。我们将简化从采购到合作伙伴关系到硬件开发,甚至是运营的所有流程。我们的团队对尽快重返月球感到兴奋,其中研究人类着陆系统的公私伙伴关系是重返月球的重要一步。” 通过“下一代合作伙伴关系的太空探索技术(Next Space Technologies for Exploration Partnerships,NextSTEP)”合同附录E,被选中的公司将在未来6个月内研究和/或开发原型机,以降低潜在人类着陆系统降落、转移和加油的预计风险。 [rml_read_more] NASA提出的方案将通过一个由3个独立部件组成的人类着陆系统运送宇航员,该系统包括一个从月球“门户”到低月球轨道的传输元件,一个将宇航员带到月球表面的降落元件,以及一个返回“门户”的上升元件。NASA还在研究使这些系统部件实现可重复使用的加油能力。 11家被选中的企业将获得总额为4,550万美金的赞助用于研究开发。由于NextSTEP是一个公共/私人合作项目,其中私人企业必须承担至少20%的项目总成本。这种合作关系将降低纳税人的成本,并鼓励私营企业在月球经济中尽早进行投资。 来自美国八个州的入选企业名单: – 美国航空喷气发动机-洛克达因公司(Aerojet Rocketdyne),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卡诺加帕克,负责一项转移车研究 – 蓝色起源(Blue Origin),位于华盛顿州肯特市,负责一项降落元件研究、一项转移车研究、一个转移车原型 – 波音公司(Boeing),位于休斯敦,负责一项降落元件研究、两个降落元件原型、一项转移车研究、一个转移车原型、一项加油元件研究、一个加油元件原型 – Dynetic公司,位于阿拉巴马州亨茨维尔市,负责一项降落元件研究、五个降落元件原型 – 洛克希德•马丁航天公司(Lockheed Martin),位于科罗拉多州利特尔顿,负责一项降落元件研究、四个降落元件原型、一项转移车研究、一项加油元件研究 – 马斯滕空间系统有限公司(Masten Space Systems),位于加利福尼亚州莫哈韦,负责一个降落元件原型 – 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Northrop Grumman),位于弗吉尼亚州杜勒斯市,负责一项降落元件研究、四个降落元件原型、一项加油元件研究、一个加油元件原型 – 超越轨道公司(Orbit Beyond),位于新泽西州爱迪生市,负责两个加油元件原型 – 内华达山脉公司(Sierra Nevada Corporation), 位于科罗拉多州路易斯维尔和威斯康星州麦迪逊,负责一项降落元件研究、一个降落元件原型、一项转移车研究、一个转移车原型、一项加油元件研究 – SpaceX公司,位于加利福尼亚州霍桑,负责一项降落元件研究 – SSL公司,位于加州帕洛阿尔托,负责一项加油元件研究、一个加油元件原型 为了加快该项工作,NASA正在采取未最终确定的合同进行行动,允许授权合作伙伴开始部分工作,与此同时,有关合同赞助的谈判仍在继续。 位于阿拉巴马州亨茨维尔的NASA马歇尔航天飞行中心的人类着陆系统制定经理Greg Chavers表示,“我们正在采取重要措施尽快开始研发,包括启用NextSTEP选项,允许商业合作伙伴在谈判期间就能够开始工作。我们期望收集关于人类着陆系统需求的早期行业反馈,而未最终确定的合同行动将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 今年4月,NASA发布了一份预先征求意见稿,首次向工业界发出申请,表示有意与美国企业合作开发一种集成着陆器。拟于今年夏天发布的正式征求意见稿将提供2024年人类着陆的相关要求,并由美国工业界提出创新概念、硬件开发和集成。 Chavers还表示,“这种新方法并没有为人类着陆系统指定一个具体的设计或特定元素。NASA需要这个系统来把我们的宇航员送到月球表面,并让他们安全返回家园,我们把很多细节留给了我们的商业伙伴。” NASA正在以一种可测量且可持续的方式将宇航员送上月球,然后再送上火星。1号太空政策(Space Policy Directive-1)的方向是建立在NASA在其太空发射系统火箭和猎户座飞船上所做的艰苦工作的基础上的,NASA努力使商业伙伴以及与国际伙伴的合作成为可能,且努力运用其从现阶段月球和火星的机器人任务中的所学所获。欲了解更多详情,请点击:https://www.nasa.gov/moontomars 参考 https://www.nasa.gov/press-release/nasa-taps-11-american-companies-to-advance-human-lunar-landers/

A Circumhorizontal Arc Over Ohio

A Circumhorizontal Arc Over Ohio

2019 May 19 A Circumhorizontal Arc Over Ohio Image Credit & Copyright: Todd Sladoje Explanation: Why would clouds appear to be different colors? The reason here is that ice crystals in distant cirrus clouds are acting like little floating prisms. Sometimes known as a fire rainbow for its flame-like appearance, a circumhorizon arc lies parallel to the horizon. For a circumhorizontal arc to be visible, the Sun must be at least 58 degrees high in a sky where cirrus clouds are present. Furthermore, the numerous, flat, hexagonal ice-crystals that compose the cirrus cloud must be aligned horizontally to properly refract sunlight in a collectively similar manner. Therefore, circumhorizontal arcs are quite unusual to see. This circumhorizon display was photographed through a polarized lens above Dublin,…

月球在不断收缩?这可能证明月球还“活着”

月球在不断收缩?这可能证明月球还“活着”

月球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死寂”的世界:没有任何生命迹象的存在;几乎所有的火山活动也在数十亿年前走到了尽头;就连最年轻的月球熔岩也年事已高,早已布满疤痕——长期的宇宙碎片撞击形成的无数陨石坑。 自50年前的阿波罗(Apollo)时代以来,就已经有迹象暗示月球在地质上并没有完全“死亡”。阿波罗12、14、15和16号任务均在月球表面留下了“月震探测器”(月球地震仪),它们一直到1977年都在正常工作,向地球传回的数据显示了内部“月震”(moonquake)引起的月表震动,其中强度较大的月震相当于5级地震。但是,这些震颤到底是由实际移动的断层引发的月球表面破裂,还是纯粹的内部运动引起的,一直没有人能给出肯定的说法。 现在,一项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期刊上的新研究表明,如今的月球可能确实存在着活跃的断层。 图中的月球地震仪由阿波罗14号部署在月球表面 版权:NASA 另一条显示月球上仍然进行着某种活动的线索来自1972年,阿波罗17号的宇航员吉恩•塞尔南(Gene Cernan)和杰克•施密特(Jack Schmitt)观察到了月球表面一处几十米高的地形结构,他们称其为“李-林肯陡坡”(Lee-Lincoln scarp)。他们以及地面上的顾问团队认为,这个特别的地形可能是一个地质断层(地壳受力发生断裂,沿破裂面两侧的岩块发生显著相对位移形成的构造),但他们对此也不完全确定。 李-林肯陡坡一直延伸至谷底,然后突然转弯,切断了图片右方的山谷一侧 版权:NASA阿波罗17号图像库(框架AS17-137-20897) [rml_read_more] 阿波罗飞船在月球赤道附近的轨道上拍摄了一组图片,其中也存在一些类似的例子,但是直到2010年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相机(Lunar Reconniassance Orbiter Camera,LROC)的出现,月球表面精确度小于一米的细节得到了较好的记录,我们才发现这样的陡坡布满了整个月球表面。 LROC拍摄到了上千个陡坡,这个凸出的月球叶状推力断层陡坡就是其中之一。断层处的陡坡(或悬崖)就像是月球景致中的台阶一般(指向朝左的白箭头),由近月表壳层相互碰撞挤压、断裂皱起而形成,并在月球逐渐冷却收缩的过程中沿断层向上推动。在陡坡表面以及背面(陡坡的高侧,指向朝右的箭头)。图像来自LROC NAC,框架为M190844037LR。 版权:NASA/戈达德航天中心/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史密森学会(Smithsonian Institution) 学界现在普遍认同这些属于逆冲断层(thrust fault),月球从最初形成的高温状态逐渐冷却下来的过程中,就会有逆冲断层的形成。正如观测结果显示的那样,“热收缩”(thermal contraction)会让月球体积缩小,月表受到挤压变形,就像葡萄表面收缩变成葡萄干一样:这意味着月球正处于幅度较小的收缩状态。然而,逆冲断层并不一定就是活跃的,也就是说逆冲断层不一定会引起更多的月球震动。 在过去几亿年的时间里,月球半径缩小了大概50米。除了月球,水星其实也在收缩,并且收缩的幅度还挺大:在过去的三百万年里半径减小了7千米;而水星上最大的陡坡则比月球上的大了一百来倍。 分析表明,这些断层相对来说还很“年轻”,年龄都不超过五千万岁。但是,年轻的它们是否仍处于活跃状态,如今又是否还在活动呢?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史密森学会(Smithsonian Institution)的汤姆•沃特斯(Tom Waters)和同事采用了一种比此前所有可能的方法更精确的新方法,确定了阿波罗数据中近月表的月震位置。 这段李-林肯陡坡视频由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拍摄的照片和高程映射创建而成。李-林肯陡坡是一处低矮的山脊,高约80米,由南至北穿过金牛-利特罗峡谷(Taurus-Littrow valley,阿波罗17号的登月着陆点)的西侧谷底,标志着相对年轻低角度逆冲断层的位置。当月壳收缩时,断层以西的月表被挤压向上越过东侧。5月13日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的一篇论文表明,这一类断层仍然处于活跃状态,如今仍能触发月震。 版权:NASA/戈达德航天中心(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GSFC)/SVS/厄尼•莱特(Ernie Wright) 研究团队发现,在探测到的28个浅层月震中:有8个月震与断层陡坡非常接近(相距不超过30千米),表明这些可能确实是活跃的断层;有6个月震的发生时间,是在月球距离地球几乎最远的时候,在月球的“远地点”,月表的收缩应力理论上会达到峰值,月震也就最有可能在此时被触发。 研究团队还考察了一些新形成的痕迹,它们很可能是由月面震动推走巨石而留下的,原因是这些痕迹离断层陡坡很近,可能有一些石块从陡坡上滚下来又在低处弹了几下形成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滑坡塌方的沉积痕迹。研究人员说,这些都是强有力的证据,表明了月球上仍进行着活跃的地质运动。 金牛-利特罗峡谷是阿波罗17号的着陆点(图中星号位置)。穿过山谷,在着陆点的正上方就是李-林肯断层陡坡。断层运动可能是导致峡谷形成的多次月震事件起因。 1)南中央脊(South Massif)斜坡上的大型滑坡在李-林肯陡坡的上方和坡面上覆盖了颜色相对明亮的岩石和尘埃(风化层)。 2)从北中央脊(North Massif)上滚下来的巨石,在北中央脊斜坡上的风化层中留下了细窄的轨迹或槽谷。 3)刻蚀坡(Sculptured Hills)东南斜坡上的滑坡。 版权:NASA/GSFC/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史密森学会 这是否意味着,人类探月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美国最近宣布要在未来五年内将人类送上月球,并确立了建造月球空间基地的目标。值得庆幸的是,新的发现里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月球上还会持续有月震发生。相比地震,月震的发生几率要小得多,月震幅度也会弱得多;但是在确定月球基地的选址时,最好还是避开那些靠近断层的位置。 参考: [1]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1-019-0362-2 [2]https://www.nasa.gov/press-release/goddard/2019/moonquakes [3]https://theconversation.com/the-moon-is-still-geologically-active-study-suggests-116768 [4]https://www.nasa.gov/mission_pages/LRO/news/shrinking-moon.html

Atlas, Daphnis, and Pan

Atlas, Daphnis, and Pan

2019 May 18 Atlas, Daphnis, and Pan Image Credit: Cassini Imaging Team, SSI, JPL, ESA, NASA Explanation: Atlas, Daphnis, and Pan are small, inner, ring moons of Saturn. They are shown at the same scale in this montage of images by the Cassini spacecraft that made its grand final orbit of the ringed planet in September 2017. In fact, Daphnis was discovered in Cassini images from 2005. Atlas and Pan were first sighted in images from the Voyager 1 and 2 spacecraft. Flying saucer-shaped Atlas orbits near the outer edge of Saturn’s bright A Ring while Daphnis orbits inside the A Ring’s narrow Keeler Gap and Pan within the A Ring’s larger Encke Gap. The curious equatorial ridges of the small ring moons could be…

阿波罗10号于1969年5月18日载入史册

阿波罗10号于1969年5月18日载入史册

1969年5月18日,阿波罗10号发射升空,这是土星5号的第五次发射。它搭载了任务指挥官Thomas Stafford、指挥模块飞行员John Young和登月舱飞行员Eugene Cernan前往月球。机组人员进行了第一次月球轨道交会对接, 除了动力下降、着陆和登月舱升空外, 还执行了月球着陆任务。任务目标是排练所有步骤并重现阿波罗11号的所有事件,即第一次登月任务,除了月球着陆,停留和升空。 这次任务向地球进行了第一台彩色电视直播, 发射后 3个小时, 阿波罗10号距离地球3,570 英里。 When Apollo 10 launched on May 18, 1969, it was the fifth launch of the Saturn V. It carried Mission Commander Thomas Stafford, command module pilot John Young and lunar module pilot Eugene Cernan to the Moon. The crew performed the first lunar orbit rendezvous, and the lunar landing mission profile was performed except for powered descent, landing and ascent of the lunar module. The mission objectives were to rehearse all the steps and reproduce all the events of the Apollo 11, the first lunar landing mission,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lunar touchdown, stay and liftoff. The mission transmitted the first live color television transmissions to Earth, which began three hours after launch…

人类访问最远天体“天涯海角”的最新发现

人类访问最远天体“天涯海角”的最新发现

《科学》杂志封面:新视野号(New Horizons)科学论文总结了飞越Ultima Thule的早期发现。除了该论文科学成果外,值得注意的是它有超过200位合著者,代表了40多个机构。首席研究员Alan Stern作为任务负责人和第一作者,认为应当为参与成功飞行的所有团队成员提供作者身份。因此,这篇论文作者包括来自科学、航天器、运营、任务设计、管理与通信团队、以及其他合作伙伴。 Credits: AAAS/Science NASA新视野任务团队发布了2014 MU69的第一张“写真”,这是有史以来人类探索的最远天体,它代表构成行星的基石,位于柯伊伯带(Kuiper Belt,矮行星冥王星外天体密集的盘状区域)。 新视野号在2019新年飞越MU69,它的别名“Ultima Thule”可以释为“天涯海角”,但其原释义更意味深长:“a distant unknown region(遥远、未知的地方); the extreme limit of travel and discovery(旅行与发现的极限)”。通过分析第一批数据,任务团队很快发现它比预期要更复杂。飞越仅四个月后,该团队在5月17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同行评审的科学成果。 [rml_read_more] Ultima Thule距地球64亿公里,除了打破距离记录外,这次飞越也是第一次探索保存完好的微行星(planetesimal,行星形成时的遗迹)的太空任务。 《科学》中总结的初步数据揭示了Ultima Thule的发展、地质、与构成。它是个接触的“双星系统”,由两个形状不同的部分组成,长度大约有36公里。大而扁平部分叫“Ultima”,较小较圆的部分叫“Thule”。如此形状的成因还是个谜团,可能要追溯到数十亿年前它们形成的时候。 很久以前,它们很可能绕行彼此,像柯伊伯带中的许多双星系统一样,直到一些过程将它们“温柔”地合为一体。这说明它们轨道的大部分动量必须消散,但科学家们还不知道具体原因:可能是由于古代太阳系星云中气体的空气动力,或是它们弹射其他部分以消散能量并缩小轨道。Ultima与Thule对齐的轴线表明,在合并之前它们就潮汐锁定(tidal locking,一直以同一面面对另一个天体,比如地球和月球)了。 “我们正在研究保存完好的古代遗迹,”西南研究所(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的新视野首席研究员Alan Stern说,“毫无疑问,关于Ultima Thule的发现将推动太阳系形成的理论。” 正如《科学》报道的那样,新视野研究人员还在研究Ultima Thule的一系列表面特征,例如亮点和斑块,丘陵和低谷,以及陨石坑和凸起。最大的洼地有8公里宽,可能是由撞击形成的,该团队叫它Maryland撞击坑(crater)。其他较小的坑可能是由落入地下的东西造成的,或者是由外来的冰从固体转变为气体(称为升华)而留下的。 在颜色和构成上,Ultima Thule类似于许多柯伊伯带的其他物体。它非常红,比更大的冥王星(直径2400公里,新视野于2015年拜访)还要红。科学家认为它的红色是由其表面有机物质的改变引起的。他们在Ultima Thule表面发现了甲醇、水冰(water ice)、和有机分子的证据,这种混合结果与之前航天器探索过的大多数含冰天体截然不同。 飞越的数据传输仍在继续,将持续到2020年夏末。其间,新视野会远距离观测其他柯伊伯带天体(Kuiper Belt objects,KBO)。 由于离它们较远,新视野无法进行详细观测,但团队可以测量它们的亮度等。 此外,新视野还将继续绘制柯伊伯带中的带电粒子辐射和尘埃环境。 新视野号现在正常运行,距离地球66亿公里,以每小时近53000公里的速度进入柯伊伯带。 这张合成图刊登在5月17日《科学》杂志的封面上, 根据NASA新视野号获得的数据编制而成,结合了增强的色彩数据(接近人眼所见)和详细的高分辨率全色图像。 Credits: NASA/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Applied Physics Laboratory/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Roman Tkachenko 参考 https://www.nasa.gov/feature/nasa-s-new-horizons-team-publishes-first-kuiper-belt-flyby-science-results

RS Puppis

RS Puppis

2019 May 17 RS Puppis Image Credit & Copyright: Image Data: NASA, ESA, Hubble Legacy Archive; Processing & Copyright: Rogelio Bernal Andreo (DeepSkyColors.com) Explanation: Pulsating RS Puppis, the brightest star in the image center, is some ten times more massive than our Sun and on average 15,000 times more luminous. In fact, RS Pup is a Cepheid variable star, a class of stars whose brightness is used to estimate distances to nearby galaxies as one of the first steps in establishing the cosmic distance scale. As RS Pup pulsates over a period of about 40 days, its regular changes in brightness are also seen along its surrounding nebula delayed in time, effectively a light echo. Using measurements of the time delay and angular size of…

从近距离接触中诞生的新星闪耀着光芒

从近距离接触中诞生的新星闪耀着光芒

不规则星系NGC 4485显示出了它曾与一个绕道而过的星系发生过一起肇事逃逸事故的所有迹象。这次偶遇并没有毁灭银河系,而是孕育了新一代恒星,可能还有行星。 星系的右侧闪耀着恒星形成的光芒,众多年轻的蓝色恒星和正在孕育恒星的粉红色星云中都显示了这一点。然而,左边看起来完好无损。它包含了星系之前螺旋结构的蛛丝马迹,这个螺旋结构曾经经历过正常的星系演化。 更大的罪魁祸首NGC 4490在这幅图的底部。这两个星系在数百万年前擦肩而过,现在相距24000光年。它们之间的引力拉锯战在两个星系中都产生了高密度气体和尘埃的波纹。这一活动引发了一系列恒星的形成。 这个星系是附近宇宙撞车活动的一个例子,这种活动在数十亿年前更为常见,当时宇宙更小,星系距离更近。 NGC4485位于2500万光年之外的北部Canes Venatici星座(猎犬星座)。 这张由哈勃广域相机3号(WFC3)拍摄的新照片,进一步揭示了星系演化的复杂性。 哈勃太空望远镜是美国宇航局和欧洲航天局(ESA)合作的一个国际项目。位于马里兰州格林贝尔特的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负责管理该望远镜。位于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的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STScI)负责哈勃的科学运作。 STScI由华盛顿特区天文研究大学协会为NASA运营。 The irregular galaxy NGC 4485 shows all the signs of having been involved in a hit-and-run accident with a bypassing galaxy. Rather than destroying the galaxy, the chance encounter is spawning a new generation of stars, and presumably planets. The right side of the galaxy is ablaze with star formation, shown in the plethora of young blue stars and star-incubating pinkish nebulas. The left side, however, looks intact. It contains hints of the galaxy’s previous spiral structure, which, at one time, was undergoing normal galactic evolution. The larger culprit galaxy, NGC 4490, is off the bottom of the frame. The two galaxies sideswiped each other millions of years ago and are now 24,000 light-years…

NASA史上第一次:四个科学部门有三位女性负责人

NASA史上第一次:四个科学部门有三位女性负责人

NASA的四个科学部门中,有三个负责人是女性,这些部门是地球科学(Earth Science)、太阳物理学(Heliophysics)、和行星科学(Planetary Science),这自NASA成立以来还是第一次呢。她们每个人都来自不同的国家,为NASA的探索工作带来了独特的专业知识。 “我们有一群非凡的女性,她们负责数十个NASA太空任务和研究计划的成功,揭示了有关我们星球、太阳、和太阳系的新见解,”NASA总部科学任务理事会副主任Thomas Zurbuchen说,“她们正鼓励着下一代女性成为太空探索的领导者,我们也将完成第一位登月女性的计划。” 听听三位女领导者讲她们的故事 Credits:NASA [rml_read_more] SandraCauffman NASA地球科学部代理主任Sandra Cauffman拿着一枚纪念她的邮票,由她的家乡哥斯达黎加于2017年发行。 Credit:NASA SandraCauffman是地球科学部门的代理主任。她领导部门努力了解我们复杂且精细的地球,这是我们已知唯一一个有生命存在的地方。一路走来,她的NASA之旅充满了决心和坚持。 成长在哥斯达黎加的Cauffman从小喜欢阅读科幻小说,比如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和阿西莫夫的小说。她的母亲,也是Cauffman的英雄和灵感,在努力维持生计的同时还保持乐观的态度。 “即使我们没有任何东西,即使我们被赶出来,即使我们因无处可去而住在办公室,她总是积极的,”Cauffman说,“我的母亲告诉我,‘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只要你全心全意。’” 因为没有电视,她们去邻居家看了1969年的阿波罗11号登陆。“我只记得告诉妈妈我想去月球,”Cauffman说。 Cauffman在高中时对物理学着迷,本科在乔治梅森大学(位于弗吉尼亚州费尔法克斯)攻读物理和电子工程。同时,她在一家五金店打工以帮忙赚取学费。因为母语是西班牙语,她每天都努力学英语,从在店里工作时学习“锤子”、“钉子”、“螺栓”这样的词汇开始,她勉强通过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考试。她继续前进,最终获得了电子工程硕士学位。 她于1991年2月加入NASA,担任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卫星服务项目的地面系统经理。她参与了哈勃的第一次任务、高层大气研究卫星(UARS)、探索者平台(Explorer Platform)/极紫外探测器(EUVE)等。此外,她还参与了气象卫星项目地球静止环境业务卫星(GOES)任务,以及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化任务(MAVEN)。在戈达德工作了25年后,她于2016年来到NASA总部,成为科学任务理事会地球科学部副主任。2019年2月,在Michael Freilich退休后,她被任命为地球科学部的代理主任。 在她NASA早期的职业生涯中,Cauffman经常是房间里唯一或极少数的女性,但她增强勇气说出自己的想法。如今,随着更多女性加入NASA,她寻找机会确保每个人的声音都能被听见。如果年轻女同事的意见在会议中被打断,Cauffman会介入:“喂,她在说话,我们可以听她说吗?” 虽然Cauffman曾短暂涉足火星任务,但地球是她最喜欢的星球,她也乐于认为地球科学对社会有实际的收益。 “当我们观测地球这一系统时,这些工作会有益于公众健康,会帮助地球人在飓风、龙卷风、污染、火灾中生存下来,”她说,“了解海洋、水华(藻类大量繁殖)等,都可以帮助地球上的人类。” 正像她母亲告诉她的那样,Cauffman向那些渴望她这样职业生涯的年轻人传达了正能量:“不要在第一次被拒绝时就放弃。凭着决心和毅力,我们可以成为我们梦想成为的样子。” Nicola Fox NASA太阳物理学部门主任Nicola Fox Credit:NASA 太阳物理学部门主任Nicola Fox领导NASA努力探索我们的太阳,这颗让地球存在生命成为可能的恒星。太阳物理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太阳如何影响地球和太阳系的其他部分,以及我们如何保护宇航员、卫星、和机器人任务免受其强烈辐射。科学家们还可以将太阳与其他有行星的恒星进行比较,从而深入了解哪些遥远的岩石行星可能能使生命存在。 “自从人类第一次抬起头来,就一直注视着天空中最明亮的光,”她说,“太阳物理学真的是最古老的科学分支了。” 出生于英国集镇希钦(Hitchin),Fox也与阿波罗11号月球登陆有段故事。当她8个月大的时候,父亲将她从婴儿床里抱到电视机前,给她来了一段现场解说。 “(我有今天的空间科学事业)要感谢我的父亲,”Fox说,“对他而言,在生活中最棒的事情就是在NASA工作。”但是由于英格兰没有太空计划,这对Fox而言似乎是个白日梦,就像赢得格莱美或奥斯卡。 Fox上了一所全女子学校。学校鼓励学生追随她们的兴趣,她的母亲也确保她有机会尝试各种各样的爱好和追求。她从没有“男孩/女孩应该怎样”的概念。然而,在大学里,Fox经常是她科学课程中唯一的女性。在获得物理学士学位后,Fox进入了远程信息处理(卫星和计算机工程)硕士课程,她是280名学生中的四名女性之一。再之后她继续完成了空间和大气物理的博士学位。 后来她移居美国,在戈达德做博士后,导师Mario Acuña(已故)是行星磁场研究的先驱。“他(Acuña)鞭策我做一些超出我舒适区的事情,”她说。1998年,她搬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最近,她担任NASA派克太阳探测器的项目科学家,该探测器于2018年发射,是第一个“触摸”太阳的任务。 她与太阳更深的渊源是2017年的日食,那时她与父母(专门从英格兰飞过来)和孩子们一同在内布拉斯加州的旷野上,期待看到太阳被月亮遮住,然而阴雨天几乎使这次期待泡汤了。但就在最重要的时刻,云层散开并勾勒出太阳的日冕,辉煌的美景尽收眼底:“这是我第一次看日食,太令人兴奋了。” 她于2018年9月加入NASA总部并领导太阳物理学部。她非常喜欢所有人都能参与NASA探索任务,从火箭工程师到监管人,以及“参与比你更‘大’的事情。” 她要告诉下一代太空迷:每个人在NASA都可以有自己的职业生涯。 “如果考虑到将任务带入太空的角色多样性,所有不同类型的工作都有参与,”她说,“如果你想在NASA工作,这儿就有一份工作适合你。” Lori Glaze NASA行星科学部门主任Lori Glaze Credit:NASA LoriGlaze是行星科学部门的负责人,该部门专注于太空任务和研究,寻求我们太阳系如何形成、演化这种基本问题的答案,以及是否有其他行星现在或过去可以孕育生命。 当Glaze成长时,她的母亲是一名对工作充满热情的航空工程师。从事从商用客机到航天飞机项目的机械工作,Glaze的母亲坚持在男性主导的领域。她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工作并发展,给Glaze留下了深刻印象。 “作为一个年轻女性,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启发,看到技术职业、在数学或科学领域的领导职业生涯是可能的,”Glaze说。 1980年,那时Glaze还是西雅图的一名高中生,她听到了圣海伦火山爆发的声音。硅酸盐灰碎片雨一样地落在房屋和汽车上,像小块玻璃一样打在窗户上。这次经历,加上一个关于公元79年庞培火山爆发的展览,让Glaze迷上了火山。 在大学里,她学到火山不仅仅在地球上。NASA的旅行者号任务在1979年发现了木卫一(Io)上的火山活动,这是地球之外火山活动的第一个证据。火星上有座巨大的休眠火山,奥林匹斯山(Olympus Mons),是太阳系中最高的火山。金星在我们太阳系中有最多火山,尽管大家不知道它们如今是否活跃。Glaze好奇熔岩流动、喷发的方式以及不同行星上火山之间的差异。她最终获得了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的物理学士和硕士学位。在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JPL)工作期间,她获得了英国兰开斯特大学环境科学的博士学位。 在JPL,她研究了轨道火山观测台的概念和其他地球遥感研究项目。之后,她在一家私人公司任职十多年,然后开始了在NASA戈达德的职业生涯。她继续追求自己对火山的兴趣:卫星如何跟踪地球上的火山爆发,我们地球之外的火山史是怎样的。 Glaze参与了许多NASA赞助的金星任务概念制定研究(具体任务见原文)。在她2018年加入NASA总部之前,她还是金星大气进入器概念DAVINCI(Deep Atmosphere Investigation of Noble gases, Chemistry, and Imaging)的主要研究者。 在过去10到15年间,Glaze见证了像她这样的女性在领导岗位上的工作机会的巨大增长。就在两年前,Glaze意识到她是某个研究会议上唯一的女性,但她仍然认为她的贡献得到了尊重与重视。 “他们是我共事过的人中最多元化的一群人。在这个地方,我觉得每个人的想法都得到了尊重,并且我们真的在继续前进、提升我们的理解、思考如何在NASA进行科学研究,“Glaze说,“能在这里真是太好了。” 最后一个NASA科学部门是天体物理学(Astrophysics),由Paul Hertz领导。 参考 https://www.nasa.gov/feature/meet-the-women-in-charge-of-nasa-s-science-divisions

Dark Skies: Turn on the Night

Dark Skies: Turn on the Night

2019 May 16 将光标移到图像上将显示一个带注释的版本。单击图像将显示可用的最高分辨率版本。 Dark Skies: Turn on the Night Image Credit & Copyright: Jeff Dai (TWAN) Explanation: Have you ever experienced a really dark night sky? One common and amazing feature is the glowing band of our Milky Way galaxy stretching from horizon to horizon. If you live in or near a big city, though, you might not know this because city lights reflecting off the Earth’s atmosphere could only allow you to see the Moon and a few stars. Today, however, being UNESCO’s International Day of Light, th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is asking people to Turn on the Night by trying to better understand, and in the future better reduce, light pollution. You can practice even now by going to the main AP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