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号开始提供气象报告了

洞察号开始提供气象报告了

洞察号有一对温度和风速传感器(Temperature and wind for Insight,TWINS),位于洞察号着陆器上方。 Credits: NASA/JPL-Caltech 手指状的温度和风速传感器,由NASA喷气动力实验室领导,康奈尔大学以及西班牙天体生物学中心共同研制开发。 Credits: NASA/JPL-Caltech 无论你生活在地球上哪个角落,都不可能有火星上寒冷,从今天开始,公众可以在NASA的洞察号主页获取每日气象报告,洞察号记录的气象数据有温度,风速,风向,以及气压。 [rml_read_more] 洞察号着陆地点位于埃律西昂平原(Elysium Planitia),大约位于4.5 N, 135.9 E。 Credit:NASA 洞察号的天气报告 Credit:NASA 洞察号所在的埃律西昂平原,目前是北方冬末的典型气候,譬如洞察号的第81个火星日,即地球时间2019年2月17日,最低温度零下95摄氏度,最高温度零下17摄氏度,最低风速为0.5米每秒,最高风速为16.9米每秒,最低气压为690帕,最高气压为745.9帕。 Credit:NASA 洞察号将提供所在地全天候的天气数据,这将比以往火星表面任务的天气数据全。洞察号的这个工具对气象学家,以及公众来说,极其有趣,它会让你有一种造访外星球的感觉。 参考: [1]:https://www.nasa.gov/feature/jpl/insight-is-the-newest-mars-weather-service [2]:https://mars.nasa.gov/insight/timeline/prelaunch/landing-site-selection/ [3]:https://mars.nasa.gov/insight/weather/

我们将会再次见面

我们将会再次见面

机遇号(2004-2019), 原本设计90天,工作了14年,将近15年。 好好休息,你的任务已经完成。 Credit:NASA 2019年2月13日,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JPL)最后一次尝试与机遇号通信,但没有回音。自机遇号自2018年6月10日失联后,他们800多次试图唤醒机遇号,但机遇号一直沉默。 北京时间2月14日凌晨3时,NASA局长Jim Bridenstine宣布,机遇号的火星任务结束,机遇号原本计划探索火星90天,使用寿命超过了14年。 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 Credits: NASA/JPL-Caltech [rml_read_more] 勇气号和机遇号, 他们一对双胞胎。 2004年1月4日, 勇气号着陆在古谢夫环形山 (Gusev Crater), 2004年1月25日, 机遇号着陆在子午高原(Meridiani Planum)。 勇气号工作了6年多, 机遇号工作了14年多; 勇气号传回了124838张照片, 机遇号传回了217594张照片; 勇气号行驶了4.8英里, 机遇号行驶了28英里; 勇气号爬过最陡的坡为30度, 机遇号爬过32度的坡。 机遇号:“我看到的火星龙卷风。” Credit:NASA/JPL 机遇号证明了,在远古火星上存在着大量的液态水,这些赤铁矿球(hematite spheres),昵称”蓝莓“,形成于有水的环境。 Credit:NASA/JPL 机遇号:“火星上的蓝色日出” Credit:NASA/JPL 机遇号的火星之路 机遇号完成了火星探索任务,这段视频借用机遇号的视角,记录了机遇号着陆火星后的行驶路线,也就是他着陆火星后的一生。 Credit:NASA/JPL 机遇号上的全景相机拍摄的废弃登陆器 Credit:NASA/JPL 15年前,北京时间2004年1月25日,机遇号着陆在老鹰环形山(Eagle crater),大约13时5分,传回其着陆火星后的首个信号。 机遇号火星之路一(从着陆点到第1113个火星日的轨迹) Credit:NASA/JPL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机遇号第4个火星日开始出发,在第942个火星日的时候,就抵达到了维多利亚环形山(victoria crater)。 机遇号火星之路二(第929个火星日到第1680个火星日的轨迹) Credit:NASA/JPL 维多利亚环形山(victoria crater),上图是机遇号第1672个火星日的轨迹。 Credit:NASA/JPL 机遇号火星之路三(第1686个火星日到第1807个火星日的轨迹) Credit:NASA/JPL 机遇号火星之路四(第1813个火星日到第2520个火星日的轨迹) Credit:NASA/JPL 。 。 。 。 。 。 。 。 。 。 。 。 。 。 。 。 。 。 。 。 。 机遇号:”拍摄到的最后一张照片。“ Credit:NASA/JPL 机遇号沉眠于此 Credit:NASA/JPL 更多机遇号的足迹请访问参考1和参考4 机遇号:“尽管我的任务结束了,但火星探索仍在继续,关注现在以及将来的任务。” Credit:NASA/JPL 来源:Hanyuu / Jenn NASA科学家们最后一次尝试联络机遇号时,给他发送了一首歌《I’ll be seeing you》,我们将会再次见面,这是一份美好的期盼。 期待未来某一天,人类的足迹必定能走到机遇号的边上,将他安置于火星博物馆,或带回地球。 参考 [1]:https://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19/02/13/science/opportunity-rover-mars-map.html [2]:https://www.nasa.gov/feature/jpl/six-things-to-know-about-nasas-opportunity-mars-rover [3]:https://mars.nasa.gov/mer/mission/science/results/ [4]:https://mars.nasa.gov/mer/mission/tm-opportunity-all.html

马文:我接到一项新任务

马文:我接到一项新任务

Credits:NASA’s Scientific Visualization Studio/Kel Elkins and Dan Gallagher 大家吼,我叫马文(MAVEN), 我的中文名字也叫专家号, 来火星有四年多了, 环绕火星在一个椭圆轨道上, 来火星是为了研究火星大气, 最近我接到一项新任务, 为Mars 2020漫游车提供接力通信任务, 相当于一颗中继卫星。 [rml_read_more] 我很乐意做这份工作, 并期待Mars 2020在火星表面能发现点什么, 最好是发现生命的痕迹, 因为他的数据是通过我传回地球的, 这样我也能吹一辈子牛逼, 不枉我卫星一生。 借用郭帆导演的一句话说, 如果你要拥有你从未有过的东西, 那么你必须去做你从未做过的事情。 Credits: NASA’s Scientific Visualization Studio/Kel Elkins and Dan Gallagher 为此我将降低轨道高度, 从远火点6200公里,降至4500公里, 接下来几个月,我将开始变轨, 最终运行在一个远火点4500公里, 近火点150公里的椭圆轨道, 轨道周期约3.5小时。 另外我能工作到2030年, 或许更久, 未来可期…… 最后,喷气推进实验室(JPL), 今天最后一次发指令给机遇号漫游车的夜晚, 机遇号依然沉默,没有回应。 北京时间2月14日凌晨3时, NASA将举办一场新闻发布会 , 分享努力去唤醒机遇号火星车的结果, 其实也是一场告别会, 如果那个时间大家还没有休息的话, 可以参加一下, 直播地址:https://www.nasa.gov/nasalive 参考: [1]:https://www.nasa.gov/feature/goddard/2019/nasa-s-maven-spacecraft-shrinking-its-mars-orbit-to-prepare-for-mars-2020-rover [2]:https://www.nasa.gov/press-release/nasa-to-share-results-of-effort-to-recover-mars-opportunity-r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