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的好奇号发现火星过去有水的惊人线索

NASA的好奇号发现火星过去有水的惊人线索

2022年12月16日,即任务的第3,684个火星日,NASA的好奇号使用其Mastcam拍摄了“标记带谷”的360度全景。在这一地区发现的波纹状岩石纹理是火星车所见过的火星古代水和波浪的最清晰证据。 影像来源:NASA/JPL-Caltech/MSSS 在火星车的其他发现中,波纹状的岩石结构表明,在科学家们预计会更干燥的古代火星区域存在湖泊。 去年秋天,当NASA的好奇号火星车抵达“含硫酸盐单元”时,科学家们认为他们看到了湖泊曾经覆盖火星这一地区的最后证据。这是因为这里的岩层形成于比任务早期探索的地区更干燥的环境中。该地区的硫酸盐(含盐矿物质)被认为是在水干涸成细流时所留下的。 因此,好奇号团队惊讶地发现了该任务迄今为止最清楚的证据,证明湖泊中形成了古代水波纹。数十亿年前,浅湖表面的波浪搅动了湖底的沉积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岩石上留下了波纹状的纹理。 NASA的好奇号火星车最近在探索一个名为标记带的地区时,发现了火星过去有水的惊人线索。 影像来源:NASA/JPL-Caltech/MSSS “这是我们在整个任务中看到的水和波浪的最佳证据。”位于南加州的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好奇号项目科学家阿什温·瓦萨瓦达说。“我们爬过数千英尺深的湖泊沉积物,从未见过这样的证据——现在我们在一个我们认为干燥的地方发现了它。” 历史的岩层 自2014年以来,火星车一直在攀登夏普山的山麓。夏普山是一座3英里(5公里)高的山峰,曾经布满湖泊和溪流,如果在这颗红色星球上曾经形成过微生物,那么它将为微生物生命提供丰富的环境。 数十亿年前,浅湖表面的波浪搅动了湖底的沉积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沉积物形成了具有波纹纹理的岩石,这是NASA的好奇号火星车迄今为止发现的波浪和水的最明显证据。 影像来源:NASA/JPL-Caltech/MSSS 夏普山由多岩层组成,最古老的位于山脚,最年轻的位于山顶。随着火星车的上升,它沿着火星的时间线前进,让科学家们能够研究火星是如何从一个更像地球的古代星球,拥有温暖的气候和丰富的水资源,演变成今天的寒冷沙漠。 好奇号在爬上山脚上方将近半英里的地方,发现这些波纹状的岩石纹理保存在绰号为标记带的地方,这是一层薄薄的深色岩石,从夏普山的其他地方突出来。这种岩石层非常坚硬,尽管多次尝试,好奇号都无法从中钻取样本。这并不是火星第一次不愿意分享样本:在山下更低的维拉·鲁宾山脊,好奇号不得不尝试了三次,才找到一个足够软的地方进行钻探。 科学家们将在未来一周寻找更软的岩石。但是,即使他们从未从这片不寻常的岩石带上采集到样本,他们也渴望探索其他地点。 在这个被称为格迪斯山谷的底部,是一个巨石和碎石堆,据信这些巨石和碎石是数十亿年前被湿山体滑坡冲到那里。火星车团队希望能更仔细地研究这一流动水的证据,这很可能是好奇号有史以来发现的最年轻的水的证据。 影像来源:NASA/JPL-Caltech/MSSS 在标记带的前方,科学家们在一个名为格迪斯山谷中看到了火星古代水历史的另一条线索。风雕刻了这个山谷,但从夏普山高处开始穿过山谷的通道被认为是被一条小河侵蚀。科学家怀疑湿山体滑坡也发生在这里,将汽车大小的巨石和碎片送到山谷底部。 因为由此产生的碎石堆位于山谷中所有其他层的顶部,这显然是夏普山上最年轻的特征之一。好奇号去年曾两次在格迪斯山谷看到这些碎片,但只能从远处进行观测。火星车团队希望在今年晚些时候有机会再次观察它。 马克带中另一个让研究团队着迷的线索是一种不寻常的岩石质地,这可能是由天气或气候的某种规律循环造成,比如沙尘暴。离波纹纹理不远的地方是由间距和厚度规则的岩层组成的岩石。地球上岩层中这种有节奏的模式通常源于周期性发生的大气事件。这些火星岩石的节奏模式可能是由类似的事件造成,暗示着这颗红色星球古代气候的变化。 “波浪涟漪、碎屑流和有节奏的岩层都告诉我们,火星由湿变干的故事并不简单。”瓦萨瓦达说。“火星的古代气候非常复杂,就像地球的气候一样。” 好奇号使用其ChemCam仪器查看了格迪斯山脊,发现了被认为是在古代泥石流中被冲下来的巨石。科学家们对这个山脊感兴趣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它包括像这样的巨石,这些巨石起源于好奇号无法到达的夏普山更高的地方。 关于任务的更多信息 好奇号任务由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领导,该实验室由加州帕萨迪纳的加州理工学院管理。JPL代表位于华盛顿的NASA科学任务理事会领导这项任务。圣地亚哥的马林空间科学系统公司建造并运营Mastcam。 如欲了解更多关于好奇号的信息,请访问: http://mars.nasa.gov/msl 参考来源: https://www.nasa.gov/feature/jpl/nasa-s-curiosity-finds-surprise-clues-to-mars-watery-past

参观NISAR

参观NISAR

Officials from NASA, the Indian Space Research Organisation (ISRO), and the Indian Embassy visit a clean room at NASA’s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on Feb. 3, 2023, to view the scientific instrument payload for the NASA-ISRO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NISAR) mission. The NISAR mission—a joint effort between NASA and ISRO—will measure changes to Earth’s land ice surfaces down to fractions of an inch. Data collected by this satellite will help researchers monitor a wide range of changes critical to life on Earth in unprecedented detail. Learn more about the visit and what NISAR will do. Image Credit: NASA/JPL-Caltech 2023年2月3日,NASA、印度太空研究组织(ISRO)和印度大使馆的官员参观了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的一间洁净室,以查看NASA-ISRO合成孔径雷达(NISAR)任务的科学仪器有效载荷。 NASA和ISRO联合开展的NISAR任务将测量地球陆地冰层表面的变化,精确到一英寸。这颗卫星收集的数据将帮助研究人员以前所未有的细节监测对地球生命至关重要的广泛变化。 了解关于这次访问和NISAR将做什么的更多信息。 图片来源: NASA/JPL-Caltech

NASA的TESS发现行星系统的第二个地球大小的世界

NASA的TESS发现行星系统的第二个地球大小的世界

利用NASA的凌日系外行星勘测卫星(TESS)的数据,科学家们已经确定了一个地球大小的世界,称为TOI 700 e,在其恒星的宜居带内运行——这是一个行星表面可能出现液态水的距离范围。这颗行星的大小是地球的95%,而且很可能布满岩石。 天文学家此前在这个星系中发现了三颗行星,分别是TOI 700 b、c和d。行星d也在宜居带内运行。但是科学家们需要额外一年的TESS观测来发现TOI 700e。 “这是我们所知的仅有的几个拥有多颗小型宜居带行星的系统之一。”NASA位于南加州的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博士后艾米莉·吉尔伯特说。“这使得TOI 700系统成为一个令人兴奋的后续系统。e行星比d行星小10%左右,所以该系统还显示了额外的TESS观测如何帮助我们发现越来越小的世界。” 吉尔伯特代表她的团队在西雅图举行的美国天文学会第241次会议上公布了这一结果。一篇关于新发现行星的论文被《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接收。 观看以了解TOI 700 e,这是一颗新发现的地球大小的行星,它有一个地球大小的兄弟行星。 影像来源:NASA/JPL-Caltech/Robert Hurt/NASA’s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TOI 700是一颗小而冷的M矮星,位于大约100光年远的南部多拉多星座。2020年,吉尔伯特和其他人宣布发现了地球大小、宜居带行星d,这颗行星的公转周期为37天,另外还有两颗行星。 最里面的行星,TOI 700 b,大约是地球大小的90%,每10天绕恒星一周。TOI 700 c比地球大2.5倍多,每16天完成一次公转。这些行星可能被潮汐锁定,这意味着它们公转轨道上仅自转一次,因此一面总是朝向恒星,就像月球的一面总是朝向地球一样。 TESS一次监测大约27天的大片天空,称为扇区。这些长时间的观测使卫星能够从我们的角度跟踪行星在其恒星前方掠过所导致的恒星亮度变化,这一事件被称为凌日。该任务使用这一策略从2018年开始观测南方天空,然后转向北方天空。2020年,它返回南部天空进行额外观测。额外的一年数据使该团队得以细化原始行星的大小,比最初的计算结果小了10%左右。 “如果这颗恒星离我们更近一点,或者这颗行星更大一点,我们可能就能在TESS数据的第一年发现TOI 700e。”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的博士研究生、马里兰州格林贝尔特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研究生本·霍德说。“但这个信号太微弱了,我们需要额外一年的凌日观测来识别它。” TOI 700 e也可能被潮汐锁定,绕其恒星运行一周需要28天,行星e位于行星c和d之间,处于所谓的乐观宜居带。 科学家们将乐观适居带定义为在行星历史上某个时刻可能存在液态表面水的恒星的距离范围。这一区域延伸到保守适居带的两侧,研究人员假设在这一范围内,液态水可能会在行星的大部分生命周期中存在。TOI 700 d在该区域运行。 在这一地区发现地球大小的其他系统有助于行星科学家进一步了解我们太阳系的历史。 吉尔伯特说,对TOI 700系统的后续研究正在进行,包括太空和地面观测站,这可能会对这一罕见系统产生进一步的见解。 “TESS刚刚完成了第二年的北方天空观测。”研究天体物理学家、戈达德TESS副项目科学家艾莉森·杨布拉德说。“我们期待着隐藏在任务数据宝藏中的其他令人兴奋的发现。” TESS是NASA的天体物理探测任务,由位于马萨诸塞州剑桥的麻省理工学院领导和运营,由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管理。其他合作伙伴包括位于弗吉尼亚州福尔斯彻奇的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NASA位于加州硅谷的艾姆斯研究中心;马萨诸塞州剑桥的哈佛和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巴尔的摩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全球十几所大学、研究机构和天文台都参与了此次任务。 参考来源: https://www.nasa.gov/feature/nasa-s-tess-discovers-planetary-system-s-second-earth-size-world

NASA的毅力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存放了第一个样本

NASA的毅力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存放了第一个样本

12月21日,NASA的毅力号火星车将一个装有岩石样本的钛管放置在这颗红色星球的表面。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火星车将在这个被称为“三岔口”的地方放置总共10根样品管,这是人类在另一个星球上的第一个样本库。该样本库标志着火星样品返回任务的早期一步。

从国际空间站上拍摄到的夏威夷火山

从国际空间站上拍摄到的夏威夷火山

Hawaii’s big island and its two major volcanoes Mauna Kea and Mauna Loa rest under a partly cloudy sky on Feb. 8, 2022, in this view from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Mauna Loa, the world’s largest active volcano had been quiet for nearly 40 years. However, in 2022, the volcano began to stir, showing increased numbers of small earthquakes and subtle swelling of certain land surfaces in September. On Nov. 27, fountains of lava began spurting from the mountain’s Northeast Rift Zone and streams of molten rock flowed to the north. Ten days into the eruption, a NASA aircraft conducted its first flight over the erupting volcano. The aircraft carried NASA’s Uninhabited Aerial Vehicl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ystem, which was used to map the volcan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