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号的一生
机遇号的一生,这段视频中的画面来自机遇号的原始格式RAW图像,声音是真实的火星风,视频由melodysheep制作而成。
2018年6月10日,机遇号用它的全景照相机(Panoramic Camera,Pancam)拍摄了最后一张360度全景图,上面这张图就是该全景图的裁剪版。图中的颜色进行了调整,以便让不同材料间的差别看起来更明显。 版权:NASA/JPL-Caltech/Cornell/ASU 在去年春天,NASA的火星探测车机遇号(Mars Exploration Rover Opportunity)用29天的时间,在它最后的停歇处——毅力谷(Perseverance Valley)拍下了多张图片,并合成了这张360度全景图,毅力谷位于奋斗撞击坑(Endeavour Crater)西侧边缘的内部斜坡上,是一系列浅槽状的地质系统,由奋斗撞击坑的边缘顶部沿东向下,延伸大约两个足球场的长度(约200米)直到撞击坑的底部。 “这张最终的全景图体现了机遇号火星车的卓越之处,近乎完美地完成了探索发现火星之谜的任务,”机遇号的项目经理约翰•卡拉斯(John Callas)说道,他来自加利福尼亚州的喷气推进实验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JPL),“在图片中间偏右的位置,你能看到奋斗撞击坑的边缘在远处向上延伸;再向左一点点,机遇号的行进轨道由撞击坑边缘蜿蜒向下,到达科学家想要探测的地质特征处;图片的最左和最右则是是毅力谷的谷底和奋斗撞击坑的底部,保有无人涉足的原始模样,静待我们未来的进一步探索。” [rml_read_more] 在火星表面探索了长达15年之后,机遇号的开创新性任务走到了终点,但它的传奇将永垂不朽。机遇号的科学性发现促成了我们对火星地质和环境的全新了解,为未来对这颗红色星球进行机器和人类探索任务奠定了基石。 机遇号的全景照相机Pancam在2018年5月13日~6月10日拍摄了最后一张360度全景,这张图片是全景图的修改版,以近似真实的颜色展现了拍摄的景象。 版权:NASA/JPL-Caltech/Cornell/ASU 机遇号的全景照相机Pancam在2018年5月13日~6月10日拍摄了最后一张360度全景,这张图片是全景图的裁剪版,带上蓝-红眼镜(红色镜片在左)就能看见3D的效果。 版权:NASA/JPL-Caltech/Cornell/ASU 2018年6月10日(机遇号火星车探测任务的第5111个火星日),NASA的机遇号拍下了这个“嘈杂”的、不完整的图像,这也是它传回的最后一份数据。 版权:NASA/JPL-Caltech/Cornell/ASU 这幅全景图包含了354幅单张图片,由机遇号全景照相机Pancam拍摄于5月13日~6月10日间,也就是机遇号探测任务的第5084~5111个火星日(Martian day)。现在呈现的图像结合了全景照相机Pancam用三种不同滤镜拍摄的图片,这三种滤镜分别透过以753纳米(近红外光)、535纳米(绿光)和432纳米(紫外光)为中心波长的光线。 两张缩略图是NASA的机遇号探测器在火星上拍摄的最后一组图片,每张靠近中间的地方都有一个诡异的点,其实是看起来比较微弱的太阳。 版权:NASA/JPL-Caltech/Cornell/ASU 有几帧图的左下角仍然是黑色和白色的,这是由于在2018年6月的时候,一场严重的沙尘暴席卷了火星,而在此之前机遇号这辆太阳能火星车没来得及用绿光和紫外光滤镜记录下这些地方。 这一系列图片包括机遇号在执行任务期间最后的图片(即全景相机Pancam拍摄的黑白缩略图,用于确定在最后的日子里火星上空的极低可见度),以及机遇号传回的最后一份数据(“嘈杂”且不完整的黑暗火星上空全景图)。 在长达8个月的唤醒、多达上千个指令之后,终究没有成功取得与机遇号的联系,在2019年2月13日,NASA宣布机遇号的任务正式完成。 JPL是加州理工学院(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在帕萨迪纳的一个分部,负责管理NASA在华盛顿的科学任务理事会( Science Mission Directorate )的火星探测项目。 参考: https://www.nasa.gov/feature/jpl/opportunitys-parting-shot-was-a-beautiful-panorama
机遇号(2004-2019), 作为一只漫游车, 谁才是地外马拉松真的王者? 人类的脚步借由这些了不起的“驻外大使”, 延伸到双脚难以企及的星球。 [rml_read_more] 截止到2019年2月【橙色:火星;白色:月球】 下面让我们跟随马拉松冠军“机遇号”的步伐, 重温这段《火星漫游奇遇记》! “机遇号”火星探测器于2003年发射, 2004年安全着陆火星表面。 原设计寿命90天, 在超期服役的14年里, 它带我们领略了无数火星地貌与风景。 2018年, 在一场席卷火星的沙尘暴中, 它和我们失去联系,再没能唤醒。 2019年2月14日, NASA正式宣布结束“机遇号”火星探测器的使命。 感谢“机遇号”长久以来勤勉地工作, 和它为我们做出的一切。 好梦,晚安。 文章转载自:国家地理杂志
情人节前夕,NASA科学家们向机遇号发去最后一则信息,来自Billie Holiday的《I’ll Be Seeing You》,却没有等来机遇号的应答。随后NASA宣布机遇号的火星任务正式结束。 机遇号的自拍,来源:NASA 这个原本设计寿命为90天的家伙,在火星上勤勤恳恳地工作了近15个地球年,为我们传回217,594张火星的照片,让我们更加了解这个红色星球,Billie Holiday的歌声未能唤醒机遇号,但相信某天我们会和它在火星上再次相遇。 和机遇号再相遇,来源:推特@TheOnion 下一个登陆上火星的就是来自NASA的火星车Mars 2020了。这个火星车计划在2020年7、8月发射。随着发射日期的临近,现在正在紧锣密鼓地完成中。 下面这个视频为我们介绍了它的一些大概情况 [rml_read_more] Mars 2020会携带一个小型直升机,并且还会采集一些样本,为日后样本返回地球做准备。这些都让它拥有了多项第一的称号。 Mars 2020概念图,来源:NASA Mars 2020的登陆地其实也大有来头。Jezero撞击坑曾经存在一个大型湖泊,这是研究火星存在生命的可能性的绝佳场所,关于登陆地的更多介绍可以看下面这个视频。 看完火星车和登陆地的介绍,是不是想赶快见证这场火星之旅了?别急,火星车还没组装完。进度的介绍看看下面这个视频,NASA JPL在2019年2月14日发布。 还有个事情
NASA最近几年做了几次签名活动,比如在帕克太阳探测器、洞察号时都有征集,将名字存储后附在探测器上,一起飞向目的地。虽然不知道Mars 2020会不会有,不过可以关注一下不要错过啦。 之前的签名活动,来源:NASA
Credit:NASA/JPL
机遇号(2004-2019), 原本设计90天,工作了14年,将近15年。 好好休息,你的任务已经完成。 Credit:NASA 2019年2月13日,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JPL)最后一次尝试与机遇号通信,但没有回音。自机遇号自2018年6月10日失联后,他们800多次试图唤醒机遇号,但机遇号一直沉默。 北京时间2月14日凌晨3时,NASA局长Jim Bridenstine宣布,机遇号的火星任务结束,机遇号原本计划探索火星90天,使用寿命超过了14年。 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 Credits: NASA/JPL-Caltech [rml_read_more] 勇气号和机遇号, 他们一对双胞胎。 2004年1月4日, 勇气号着陆在古谢夫环形山 (Gusev Crater), 2004年1月25日, 机遇号着陆在子午高原(Meridiani Planum)。 勇气号工作了6年多, 机遇号工作了14年多; 勇气号传回了124838张照片, 机遇号传回了217594张照片; 勇气号行驶了4.8英里, 机遇号行驶了28英里; 勇气号爬过最陡的坡为30度, 机遇号爬过32度的坡。 机遇号:“我看到的火星龙卷风。” Credit:NASA/JPL 机遇号证明了,在远古火星上存在着大量的液态水,这些赤铁矿球(hematite spheres),昵称”蓝莓“,形成于有水的环境。 Credit:NASA/JPL 机遇号:“火星上的蓝色日出” Credit:NASA/JPL 机遇号的火星之路 机遇号完成了火星探索任务,这段视频借用机遇号的视角,记录了机遇号着陆火星后的行驶路线,也就是他着陆火星后的一生。 Credit:NASA/JPL 机遇号上的全景相机拍摄的废弃登陆器 Credit:NASA/JPL 15年前,北京时间2004年1月25日,机遇号着陆在老鹰环形山(Eagle crater),大约13时5分,传回其着陆火星后的首个信号。 机遇号火星之路一(从着陆点到第1113个火星日的轨迹) Credit:NASA/JPL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机遇号第4个火星日开始出发,在第942个火星日的时候,就抵达到了维多利亚环形山(victoria crater)。 机遇号火星之路二(第929个火星日到第1680个火星日的轨迹) Credit:NASA/JPL 维多利亚环形山(victoria crater),上图是机遇号第1672个火星日的轨迹。 Credit:NASA/JPL 机遇号火星之路三(第1686个火星日到第1807个火星日的轨迹) Credit:NASA/JPL 机遇号火星之路四(第1813个火星日到第2520个火星日的轨迹) Credit:NASA/JPL 。 。 。 。 。 。 。 。 。 。 。 。 。 。 。 。 。 。 。 。 。 机遇号:”拍摄到的最后一张照片。“ Credit:NASA/JPL 机遇号沉眠于此 Credit:NASA/JPL 更多机遇号的足迹请访问参考1和参考4 机遇号:“尽管我的任务结束了,但火星探索仍在继续,关注现在以及将来的任务。” Credit:NASA/JPL 来源:Hanyuu / Jenn NASA科学家们最后一次尝试联络机遇号时,给他发送了一首歌《I’ll be seeing you》,我们将会再次见面,这是一份美好的期盼。 期待未来某一天,人类的足迹必定能走到机遇号的边上,将他安置于火星博物馆,或带回地球。 参考 [1]:https://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19/02/13/science/opportunity-rover-mars-map.html [2]:https://www.nasa.gov/feature/jpl/six-things-to-know-about-nasas-opportunity-mars-rover [3]:https://mars.nasa.gov/mer/mission/science/results/ [4]:https://mars.nasa.gov/mer/mission/tm-opportunity-all.html
Credits:NASA’s Scientific Visualization Studio/Kel Elkins and Dan Gallagher 大家吼,我叫马文(MAVEN), 我的中文名字也叫专家号, 来火星有四年多了, 环绕火星在一个椭圆轨道上, 来火星是为了研究火星大气, 最近我接到一项新任务, 为Mars 2020漫游车提供接力通信任务, 相当于一颗中继卫星。 [rml_read_more] 我很乐意做这份工作, 并期待Mars 2020在火星表面能发现点什么, 最好是发现生命的痕迹, 因为他的数据是通过我传回地球的, 这样我也能吹一辈子牛逼, 不枉我卫星一生。 借用郭帆导演的一句话说, 如果你要拥有你从未有过的东西, 那么你必须去做你从未做过的事情。 Credits: NASA’s Scientific Visualization Studio/Kel Elkins and Dan Gallagher 为此我将降低轨道高度, 从远火点6200公里,降至4500公里, 接下来几个月,我将开始变轨, 最终运行在一个远火点4500公里, 近火点150公里的椭圆轨道, 轨道周期约3.5小时。 另外我能工作到2030年, 或许更久, 未来可期…… 最后,喷气推进实验室(JPL), 今天最后一次发指令给机遇号漫游车的夜晚, 机遇号依然沉默,没有回应。 北京时间2月14日凌晨3时, NASA将举办一场新闻发布会 , 分享努力去唤醒机遇号火星车的结果, 其实也是一场告别会, 如果那个时间大家还没有休息的话, 可以参加一下, 直播地址:https://www.nasa.gov/nasalive 参考: [1]:https://www.nasa.gov/feature/goddard/2019/nasa-s-maven-spacecraft-shrinking-its-mars-orbit-to-prepare-for-mars-2020-rover [2]:https://www.nasa.gov/press-release/nasa-to-share-results-of-effort-to-recover-mars-opportunity-r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