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想要飞得更快,可能还得靠核动力推进

火箭想要飞得更快,可能还得靠核动力推进

图片来源:Pixabay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和埃隆·马斯克(Elon Musk)都有着出征火星的梦,远距离航行的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也终将如期而至。但有一点你可能不会想到,那就是现代火箭的前进速度并没有过去那么快了。 速度更快的航天飞船在很多方面上都占据优势,而核动力火箭(nuclear powered rocket)就是给飞船加速的一种方法。与传统燃烧燃料的火箭或是现代太阳能电推进火箭相比,核动力火箭具有许多优势,但在过去的40年中,美国只有8次航天发射用到了核反应堆。 在2019年,规范核航天飞行的相关法规发生了变化,下一代火箭的工作也已经重新开始了。 为什么要追求速度? 太空旅行的第一步涉及的就是用火箭将飞船发射进入轨道,人们在想到火箭发射时会在脑海中刻画出大型燃烧燃料的发动机,也就是发射火箭,由于地球重力的限制作用,在可预见的未来发射火箭都不太可能消失。 一旦飞船到达太空,事情就会变得有趣起来。为了逃脱地球的引力前往深空中的目的地,飞船需要额外的加速度,这个时候核系统就能发挥作用了。如果宇航员想要探索比月球或者火星更远的地方,他们将需要以非常非常快的速度前进。宇宙如此浩瀚,一切都遥不可及。 火箭速度更快对于长距离太空旅行来说更有利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安全性,二是时间性。 前往火星旅行的宇航员将会被暴露在非常高的辐射水平中,这可能导致严重的长期健康问题,例如癌症和不育症。辐射防护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它非常沉重,并且任务越长,需要的防护就越多。减少辐射暴露更好的方法则是更快地到达目的地。 宇航员的人身安全还只是其中一个好处。随着各大太空机构进一步深入太空,从无人飞行任务中尽可能快地获取数据变得非常重要。旅行者2号(Voyager-2)花了漫长的12年时间才到达海王星,飞掠过海王星时拍下了一些令人难以想象的照片。如果旅行者2号具有更快的推进系统,那么天文学家其实可以更早地获得这些照片和其中包含的信息。 高速的优势显而易见,但为什么核系统更快些呢? 土星5号运载火箭高约363英尺(110米),主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个燃料箱。 图片来源:迈克·捷策(Mike Jetzer)/heroicrelics.org, CC BY-NC-ND 当下的系统 一旦飞船逃脱了地球的引力,在比较任何推进系统时都有三个重要方面需要考虑: · 推力(Thrust):系统能以多快的速度对飞船进行加速 · 质量效率(Mass efficiency):对于给定的燃料质量,系统可以产生多少推力 · 能量密度(Energy density):给定质量的燃料可以产生多少能量 如今,最常用的推进系统是化学推进系统(chemical propulsionsystem),即常规燃烧燃料的火箭推进系统,以及太阳能电推进系统(solar-powered electric propulsion system)。 化学推进系统能提供很大的推力,但化学火箭的质量效率并不是特别高,火箭燃料的能量密度也不高。将宇航员送上月球的土星5号运载火箭(Saturn V)在升空时产生了3500万牛顿的力,运载了95万加仑(约36万升)的燃料。尽管大部分燃料用于使火箭进入轨道,但局限性显而易见:去任何地方都需要大量沉重的燃料。 电推进系统则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能来产生推力,最常见的方法是使用电场对离子进行加速,例如在霍尔推力器(Hall thruster)中。电推进系统通常用于给卫星供电,其质量效率比化学推进系统高出5倍以上,但是相对而言电推进系统产生的推力却要小得多,大约只有3牛顿,换种更容易理解的说法,也就是只能在大约两个半小时内让汽车从0加速到97千米/小时。电推进系统的能量来源,也就是太阳,本质上是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但实际上航天器距离太阳越远,太阳能的作用就越微小。 核动力火箭之所以拥有前途,原因之一就在于它们提供的能量密度之大令人难以置信。核反应堆中使用的是铀(U)燃料,产生的能量密度比典型的化学火箭推进剂肼(N2H4)要高400万倍。与携带成千上万升的化学燃料相比,将少量铀燃料送入太空要容易得多。 除了能量密度,核动力系统的推力和质量效率又如何呢? 第一枚核热火箭建于1967年,在上图的背景中可以看到。前景是容纳反应堆的保护壳。 图片来源:NASA /维基百科 核动力系统的两种选择 工程师为太空旅行设计了两种主要类型的核动力系统。 第一种叫做核热推进(nuclear thermal propulsion),这种系统推力强大且效率适中。核热推进使用的是小型核裂变反应堆,类似于在核潜艇中发现的核裂变反应堆,常采用氢气作为工质(working substance)兼冷却剂,工质流经反应堆后被加热,再经收缩扩张喷管高速喷出,进而提供推力。NASA的工程师估计,相比化学动力驱动,由核热推进技术驱动的火星飞行任务在时长上要短20%-25%。 核热推进系统的质量效率是化学推进系统的两倍以上,这意味着,在使用相同质量的推进剂,核热推进产生的推力是化学推进的两倍多,可提供的推力能达到10万牛顿,也就是足以让汽车在大约四分之一秒的时间内从0加速到97千米/小时的速度。 第二种核动力火箭系统名为核电推进(nuclear electricpropulsion),目前还没有建成的核电系统,工作原理是利用大功率核裂变反应堆发电,将核能转换为电能,为霍尔推进器这样的电推进器提供动力。核电推进将具有非常高的质量效率,大约是核热推进系统的3倍。由于核反应堆可以产生极高的能量,因此可以同时为多个独立的电推进器供电以产生很大的推力。 核电推进系统不受太阳能的限制、具有很高的质量效率,并且可以提供相对较大的推力,因此是执行远程任务的最佳选择。尽管核电火箭拥有如此优越的长处,但在投入使用之前仍有许多技术问题亟待解决。 未来将人类带上火星的核热飞船的的艺术概念图。 图片来源:约翰·弗雷萨尼托工作室(John Frassanito&Associates)/维基百科 为什么目前还没有核动力火箭呢? 核热推进系统的研究自1960年代以来就开始了,但到现在为止仍没有应用在太空飞行中。 1970年代,美国首次实施了一系列法规,基本上要求所有的核太空项目都要经过多个政府机构的逐案审查和批准,并且还要获得总统的明确批准。除此之外,核火箭系统研究的资金也非常短缺,这种大环境阻碍了用于太空探索核反应堆的进一步发展。 当特朗普政府在2019年8月发布总统备忘录(presidential memorandum)之时,这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在坚持保证核动力发射尽可能安全的前提下,政府的新指示允许使用少量核材料的核任务跳过多机构的批准程序,例如,只需像NASA这样的赞助机构证明任务符合安全建议即可;当然,更大型的核任务还是需要走完此前规定的一系列程序。 随着法规又有了这项新的修订,NASA在2019年的财政预算中获得了1亿美元用于发展核热推进系统。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DARPA)也在开发太空核热推进系统,旨在让美国国家安全行动能够触及地球轨道之外。 在停滞了60年之后,核动力火箭或将于十年之内飞向太空。这项激动人心的进展无疑将开启太空探索的新纪元:人类将亲身前往火星,科学实验则将在我们的整个太阳系内外进行新的探索与发现。 参考来源: https://theconversation.com/to-safely-explore-the-solar-system-and-beyond-spaceships-need-to-go-faster-nuclear-powered-rockets-may-be-the-answer-137967

清晨发射的阿特拉斯五型火箭

清晨发射的阿特拉斯五型火箭

2019 August 9 Atlas at Dawn Image Credit & Copyright: Michael Seeley Explanation: This single, 251-second long exposure follows the early flight of an Atlas V rocket on August 8, streaking eastward toward the dawn from Cape Canaveral Air Force Station, planet Earth. The launch of the United Launch Alliance rocket was at 6:13am local time. Sunrise was not until 6:48am, but the rocket’s downrange plume at altitude is brightly lit by the Sun still just below the eastern horizon. Waters of the Indian River Lagoon in Palm Shores, Forida reflect subtle colors and warming glow of the otherwise calm, predawn sky. The mighty Atlas rocket carried a military communications satellite into Earth orbit. Of course, this weekend the streaks you see in clear skies…

SpaceX成功发射“三手”货运飞船

SpaceX成功发射“三手”货运飞船

 SpaceX第18次空间站货运补给(CRS-18)任务完整版 来源:SpaceX 北京时间7月26日6时1分,SpaceX在卡角空军基地SLC-40发射平台执行第18次空间站货运补给(CRS-18)任务,给空间站送去大约2268千克(5000磅)的货物。错过直播的小伙伴,可以观看上面的完整版视频。 这一期的有什么看点呢? 来源:SpaceX 首先,这次任务中的货运龙飞船一艘“三手”货运飞船,先前在CRS-6任务(2015年4月)和CRS-13任务(2017年12月)中使用过,这是SpaceX首艘三次前往空间站的货运飞船,为纪念这一成就,这艘龙飞船上贴了两个空间站的标志,同时还有一个阿波罗50周年的标志。 但这并不是最后一个,接下来的CRS-19和CRS-20,也将使用“三手”货运龙飞船。 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SpaceX高管说,目前SpaceX有13艘龙飞船,每艘大约1.5年飞一次,在退休前总共飞三次。 猎鹰9号一级火箭回收 来源:SpaceX 二:SpaceX成功在卡角空军基地陆地着陆区1(LZ-1)回收了猎鹰9号一级火箭。 展开的太阳能板 来源:SpaceX 三:这艘龙飞船预计于北京时间7月27日20时30分被空间站机械臂捕获,并于北京时间28日凌晨开始安装。 小型隔热片(small heat-shield tiles) 来源:SpaceX 四:在SpaceX的这次任务中,龙飞船上还增加了新硬件,小型隔热片,如上图圆框处,目的是为了收集数据,用于未来的星际飞船。 参考: [1]https://www.spacex.com/sites/spacex/files/crs-18_mission_press_kit_1.pdf [2]https://www.spacex.com/webcast [3]https://www.space.com/spacex-crs-18-launch-third-dragon-flight.html

月船2号发射

月船2号发射

2019 July 27 Chandrayaan 2 Launch Image Credit & Copyright: Neeraj Ladia Explanation: On July 22nd this GSLV (Geosynchronous Satellite Launch Vehicle) MkIII rocket vanished from sight into a cloud bank an instant after this dramatic snapshot was taken. Launched from India’s Satish Dhawan Space Centre it carried the Chandrayaan 2 mission spacecraft into Earth orbit. The spacecraft’s orbiter, lander, and rover are destined for the Moon, though. In the coming weeks it will perform a series of orbit raising maneuvers, eventually transferring to lunar orbit in early September. Carrying the solar-powered rover, the lander is scheduled to separate and attempt its autonomous soft landing at high latitudes near the lunar south pole. It should arrive on the lunar nearside near local sunrise and the…

未来运载火箭技术揭秘

未来运载火箭技术揭秘

从理论到实践:将技术从“实验室”应用于“发射” 版权:ESA 欧洲航天局(ESA)通过其未来运载器准备计划,或称为FLPP(Future Launchers Preparatory Programme)为确保欧洲进入太空提供保障。 运载火箭概念 版权:ESA FLPP权衡了不同运载火箭概念和相关技术的机遇和风险。 FLPP通过演示器和相关研究磨练了新兴技术,为欧洲的火箭制造商提供了宝贵的领先优势,助力他们开启将所选设计变为现实的艰巨工作。 从理论到实践 超低成本的可重复使用火箭发动机演示器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将为未来的运载火箭提供动力 版权:ArianeGroup Holding 基于标准化的“技术成熟度等级”(Technology Readiness Level,TRL)量表,已经在3级实验室环境中进行示范操作的技术将通过FLPP进一步开发,并通过集成演示器进行测试,以将其提升到TRL 6级。 一旦一项技术达到6级,即可减轻与在太空环境中使用新技术相关的大部分风险。且该技术可以通过经优化后的成本及进度被快速转移到新发展阶段,直至飞行(TRL 9级)。 [rml_read_more] FLPP活动 FLPP定义了新的太空运输系统及服务的概念和要求。选择技术时基于其降低成本、提高性能、提高可靠性的潜力进行综合考量,或考虑其完成目标系统、演示器或任务的特定需求的能力。 在该计划中,通过将多种技术组合至一个系统或子系统来构建集成演示器,以便企业能够放心自如地使用这些技术。 答案揭晓时刻:关于未来的太空运输 版权:ESA 旗舰项目 未来的太空运输服务及系统将通过其竞争力和经济可行性进行评估。 ESA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强大且灵活的太空运输生态系统,以满足欧洲的需要。为实现这一目标,ESA汇集了其多样的计划和业务部门、欧洲的发射服务提供商以及航天器制造商和创新型初创企业等企业共同协作。 FLPP项目涵盖推进器、材料、可重复利用性、生产方法和航空电子设备等领域。 扩展循环技术集成演示器 版权:ArianeGroup 推进器 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是可重复使用的100吨级火箭发动机的前身,旨在通过极端的限额成本设计法(Design-to-Cost),新的推进剂和创新的制造技术来削减成本。 发动机部件的逐层添加式制造使生产速度更快,部件更少。液氧/甲烷推进剂效率高,可广泛应用,因此是可重复使用发动机的理想选择。一个全面演示器将于2020年进行实地测试。 扩展循环技术集成演示器,或称为ETID(Expander-cycle Technology Integrated Demonstrator),为欧洲下一代10吨级低温上面级发动机做好了准备。 最近完成了全方位的ETID演示器测试,验证了最新的推进技术。目前正在对测试结果进行全面分析,包括交叉检查以改进数值模型,以及对测试硬件的全面检查。 Prometheus和ETID项目之间的协同作用产生了扭转格局的燃烧室增材制造技术,从而降低了成本,缩减了前导时间。 燃烧室演示测试 版权:ArianeGroup Holding, Jürgen Dannenberg/ Alpensektor 在德国航空航天中心(DLR)的拉帕德少森(Lampoldshausen)测试设施中对用于上面级的3D打印(也称为增材制造)小型燃烧室设计进行了测试。它使用“可储存推进剂”,之所以这么称呼,是因为推进剂可以在室温下以液体形式储存。以这种方式驱动的火箭发动机很容易在持续数月的任务中可靠且反复地点燃。 在继续该项目的同时,考虑到目前使用的可储存推进剂对环境的影响,目前正在对新的环境友好型推进行组合物进行调查,以便对其进行试验。这些环境友好型推进剂组合物仍然可储存,但毒性要小得多。 Nucleus探空火箭展示混合动力 版权:挪威拿默公司(Nammo) 继去年挪威发射Nucleus探空火箭后,已经开始进一步开展混合动力推进研究,该火箭成功地到达了太空,最终高度超过100公里。 材料和工艺:FLPP一直在研究使火箭更轻的替代材料。碳复合材料正在取代铝,用于更轻的上面级结构和燃料箱,以及保护火箭飞向太空途中有效载荷的整流罩。 目前采用闭孔聚氨酯泡沫材作为低温上面级外部储罐的绝热保温材料,且现阶段正在研制一种新的储罐舱壁绝热保温材料。 二次发射器结构可以从增材制造中受益,包括由钛、高强度铝合金和聚合物材料制造的断裂关键结构部件。 微发射器第一阶段跌落试验 版权:西班牙 PLD 航天公司(PLD Space) 可重复使用性:FLPP也在研究运载火箭的可重复使用性 – 最近一个成功的跌落测试证明了微发射器第一阶段可重复使用的一些技术。 风洞测试和计算流体力学为了解欧洲对发射装置第一阶段下降并返回地面的控制能力提供了见解。 此外,一项正在进行的能够携带有效载荷的“飞行试验台”项目,将很快开始进行短程起降试飞。 结构和技巧:各种新的生产方法正在不断提高制造效率,例如,“流动成形”技术可以将金属元件一步成形。该方法在最近由ESA和NASA Langley共同资助的生产试验中得到了验证。 流动成型火箭结构 版权:ESA “流动成型”技术减少了焊缝,使火箭结构更加坚固和轻便,同时也加快了生产速度。该种技术对环境也更好,可以节约能源,不产生废弃余料。最近成功制造并测试了一个直径为3米的铝制演示缸,用作级间。 FLPP正在研究机电致动器,以便更平稳地分离和抛弃发射器的有效载荷,这也将降低欧洲发射器未来演变的成本。 航空电子设备:该领域的技术发展迅速,且重点围绕提高自动化程度,以降低任务期间所需的制导导航控制(Guidance Navigation Control,GNC)的水平,并提供响应式发射能力。FLPP目前正在研究未来可重复使用的发射器的机载实时轨迹制导优化技术。 新型低成本航空电子系统将极大受益于COTS组件和快速有效的GNC设计,这将通过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发射的探空火箭演示来进行验证和确认。这也将作为一个有效的测试平台,以便解决发射器领域的新技术。 未来的无线通讯将减少对运载火箭结构布线的需求,增加灵活性。 火箭是所有太空相关活动的支柱。ESA正在与各企业合作开发下一代太空运输工具,Ariane 6, 织女星-C(Vega-C)和太空骑士( Space Rider)。在即将举办的Space19+理事会欧洲空间部长会议,ESA将提出进一步推动这些项目的建议,并为欧洲共同努力建议建立一个强大的太空运输经济提出新想法。请通过关注#RocketWeek标签加入本周的在线对话。 来源: http://www.esa.int/Our_Activities/Space_Transportation/Unveiling_technologies_for_future_launch_veh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