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一周新闻速览(2020.11.6)

NASA一周新闻速览(2020.11.6)

纪念人类登上空间站20周年;在太空中为大选投票;NASA和SpaceX的下一次载人发射工作仍在继续……最近新闻速递,尽在「本周NASA」! Credit:NASA 截止2020年11月2日,人类已经在国际空间站生活和工作了整整20年。作为唯一可进行长期微重力研究的实验室,空间站为许多发现、科学出版、独特机遇以及历史性突破提供了支持,帮助我们进一步探索太空,并在地球上受益。更多详细信息请访问nasa.gov/station20。 Credit:Kate Rubins NASA的凯特·鲁宾(Kate Rubins)成为了最近一位在太空中为大选投票的美国宇航员。自1997年宇航员戴夫·沃尔夫(Dave Wolf)在和平号空间站(Mir Space Station)上成为第一个从太空进行投票的美国人以来,NASA一直在使用空间通信与导航(Space Communications and Navigation,SCaN)网络确保美国人在太空中也可以安全地投票。 Crew-1载人龙飞船已抵达肯尼迪航天中心,预计于北京时间11月15日8时49分发射升空。 Credit:NASA NASA的SpaceX Crew-1任务将继续进行准备工作,该任务目前定于美东时间11月14日晚上7:49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前往到国际空间站,此次任务将增加空间站的人员规模,并提高空间站的产率。 我们可以完成的研究数量,以及仅增加1~2人就可以完成的科学,将超越1~2人能带来的科学价值。因此,随着空间站工作人员的增多,我们完成任何事情的能力都会大大提高。 Crew-1是SpaceX载人龙飞船(Crew Dragon)飞往空间站的首次乘员轮换任务,也是NASA商业载人计划(Commercial Crew Program)的一部分。 NASA的露西号(Lucy)任务将是第一个访问木星附近的特洛伊群小行星(Trojan asteroids)的任务,它最近装上了第一个科学仪器。露西号长距离侦察成像仪(Lucy LOng Range Reconnaissance,L’LORRI)将提供高度详细的视图,让我们看到科学家认为曾位于外太阳系中但从未见过的天体表面。露西号计划于2021年10月发射。 NASA的首架全电动X系列飞机,X-57麦克斯韦(X-57 Maxwell)的两个先进设计的螺旋桨组件最近在兰利研究中心(Langley Research Center)进行了风洞测试。X-57将在起飞过程中使用电动机和螺旋桨,在巡航模式下停用以防止额外的阻力,然后在降落时会再次使用。X-57的主要目标是与监管机构共享电动推进的设计、经验教训和其他数据,因为新电动飞机市场已开始兴起。 以上就是「本周 NASA」的全部内容!更多详细信息请访问nasa.gov/twan。

SpaceX Falcon 9将于周六发射升空

SpaceX Falcon 9将于周六发射升空

A SpaceX Falcon 9 rocket with the company’s Crew Dragon spacecraft onboard is seen on the launch pad at Launch Complex 39A after being rolled out overnight as preparations continue for the Crew-1 mission, Tuesday, Nov. 10, 2020, at NASA’s Kennedy Space Center in Florida. NASA’s SpaceX Crew-1 mission is the first operational mission of the SpaceX Crew Dragon spacecraft and Falcon 9 rocket to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as part of the agency’s Commercial Crew Program. NASA astronauts Mike Hopkins, Victor Glover, and Shannon Walker, and astronaut Soichi Noguchi of the Japan Aerospace Exploration Agency (JAXA) are scheduled to launch at 7:49 p.m. EST on Saturday, Nov. 14, from Launch Complex 39A at the Kennedy Space Center. Credit: NASA/Joel Kowsky 2020年11月10日,星期二,在佛罗里达州的美国宇航局肯尼迪航天中心,SpaceX公司的猎鹰9号火箭搭载着该公司的“龙”号飞船,在发射基地39A的发射台上亮相。美国宇航局的SpaceX机组-1任务是SpaceX的载人龙飞船和猎鹰9号火箭前往国际空间站的首次操作任务,这是该机构商业机组计划的一部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宇航员迈克·霍普金斯、维克多·格洛弗、香农·沃克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宇航员野口宗一(Soichi Noguchi)计划于美国东部时间11月14日星期六下午7点49分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的39A发射场发射升空。 A SpaceX…

载人龙飞船抵达空间站

载人龙飞船抵达空间站

Credit:NASA 北京时间5月31日22时17分,经过近19个小时的飞行,NASA宇航员Bob Behnken和Doug Hurley乘坐的载人龙飞船抵达空间站,当时空间站位于中国和蒙古边界上方422公里。这是载人龙飞船第二次抵达空间站,并实现了自动对接。 目前这艘龙飞船被命名为奋进号,当奋进号龙飞船成功对接空间站后,NASA宇航员Behnken和Hurley进行了一系列的泄露检查,以确保对接后的飞船在轨安全。 北京时间6月1日1时2分,载人龙飞船的舱门打开,NASA宇航员Bob和Doug进入国际空间站,目前国际空间站里面有5名宇航员。 从左至右分别是,Anatoly Ivanishin, Ivan Vagner, Chris Cassidy, Bob Behnken 和 Doug Hurley。 Credit:NASA 目前国际空间站停靠着五艘飞船,一艘SpaceX,一艘日本,三艘俄罗斯的。 Credit:NASA Creidt:NASA 今天六一,祝大小朋友们节日快乐,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大朋友可以自己或带着小朋友们,在谷歌街景里云游空间站,下面是访问链接。(提示:需要科学上网) https://www.google.com/maps/@29.5602853,-95.0853914,2a,75y,208.99h,179t/data=!3m6!1e1!3m4!1szChzPIAn4RIAAAQvxgbyEg!2e0!7i10000!8i5000

人类太空飞行新时代的到来

人类太空飞行新时代的到来

 载人龙飞船驶离空间站 来源:NASA TV 北京时间3月8日(妇女节)15时32分,载人龙飞船驶离国际空间站,经过5个多小时的飞行后,载人龙飞船的助推器在北京时间20时52分左右进行点火,重入大气层,于北京时间3月8日21时45分溅落在大西洋 。 载人龙飞船下降画面,这时候SpaceX的’Go Searcher’ 回收船正在大西洋等待载人龙飞船的溅落。 来源:SpaceX [rml_read_more] 载人龙飞船的增强型降落伞系统(enhanced parachute system),大约将在龙飞船溅落前4分钟展开。 来源:SpaceX 北京时间3月8日21时45分,载人(无人测试)龙飞船溅落在大西洋。 来源:NASA TV 动图展示SpaceX回收小组,将Demo-1任务中的载人龙飞船拖至Go Searcher回收船,这张图片也说明了地球是圆的。 来源:SpaceX 载人龙飞船被吊装至Go Searcher回收船。 来源:SpaceX 回收后的载人龙飞船,锈迹斑斑。 来源:NASA TV 至此,NASA和SpaceX成功完成了载人(无人测试)龙飞船的首次测试,真正的载人任务将在今年7月进行,很是期待。 按照宇航员Anne McClain的话来说,这是人类太空飞行新时代的到来。 来源:宇航员Anne McClain 最后,宇航员们把“天外密友”(Celestial Buddy)的地球宝宝留在了空间站。 地球宝宝:“这是我和载人龙飞船的最后一张合影,之后我就成为空间站的一名永久居民了。” 位于穹顶舱的地球宝宝,俯瞰美丽的地球。 来源:宇航员Anne McClain 参考: [1]https://www.nasa.gov/press-release/spacex-crew-dragon-splashdown-marks-success-of-first-nasa-commercial-crew-flight-test [2]NASA TV

不经历风雨 怎么见彩虹

不经历风雨 怎么见彩虹

 载人龙飞船对接 来源:SciNews/NASA TV 先画重点,北京时间2019年3月2日15时49分,载人龙飞船发射升空,在绕地球18圈后,于北京时间2019年3月3日18时51分成功软对接(soft capture)空间站IDA-2,当时空间站位于新西兰北部上空,这段视频来自NASA TV。 北京时间2019年3月3日19时2分,载人龙飞船硬对接(hard capture)空间站IDA-2/PMA-2。 大约两个小时后,宇航员进入到了载人龙飞船舱内。 高清大图回顾这次任务 [rml_read_more] 载人龙飞船发射前,两大巨头的合影,左边私企SpaceX CEO 伊隆·马斯克(Elon Musk),右边NASA局长Jim Bridenstine。 来源:NASA/Joel Kowsky 这张照片很珍贵,载人龙飞船发射前,位于宇航员进出臂(crew access arm),从左到右分别是SpaceX CEO和首席设计师伊隆·马斯克,NASA宇航员Victor Glover,Doug Hurley,Bob Behnken,NASA局长Jim Bridenstine,和NASA宇航员Mike Hopkins。 其中宇航员Glover(左二) 和 Hopkins(右一)将在今年7月参加载人龙飞船首飞。 载人龙飞船发射升空 来源:SpaceX 猎鹰9号点火 来源:SpaceX 来源:NASA/Joel Kowsky 升空后的猎鹰9号 来源:SpaceX 北京时间3月2日15时49分,SpaceX将在肯尼迪航天中心LC-39A发射平台,使用猎鹰9号发射载人龙飞船,任务代号SpX-DM1。 宇航员Anne McClain:“一个新的太空飞行时代到来前的安静夜晚,载人龙飞船将抵达这里。 来源:Anne McClain推特 载人龙飞船拍摄到的空间站 来源:马斯克推特 空间站拍摄到的载人龙飞船 来源:NASA TV 任务控制室的工作人员照片,左边是世界上最大的航空航天机构NASA,右边是迄今最成功的商业航天领袖SpaceX。 来源:NASA TV 简述龙飞船的构成 来源:NASA TV 载人龙飞船最多准乘7人,高度8.1米,直径4米,容量9.3立方米,体积121立方米,发射有效载荷6000公斤,返回有效载荷3000公斤。 2017年9月14日,SpaceX发布的猎鹰9号一级回收失败集锦,音乐也是他们配的,很皮哈。 来源:SpaceX 载人龙飞船从发射,一级火箭回收,再到对接,本次SpaceX载人龙飞船任务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但是,没有人能随随便便的成功,马斯克也不例外。 正是这一次次失败中汲取的经验,造就了SpaceX的今天,SpaceX加油! 参考 [1] https://www.spacex.com/dragon [2] NASA TV

载人龙飞船无人首飞回顾

载人龙飞船无人首飞回顾

 这段视频由SciNews录制 来源:SpaceX 北京时间3月2日15时49分,SpaceX在肯尼迪航天中心LC-39A发射平台,使用猎鹰9号成功发射了载人龙飞船,任务代号SpaceX Demo-1(简写SpX-DM1),这是一次验证飞行,虽然不载人,但会给空间站带去大约180公斤(400磅)的货运补给。 这是载人龙飞船首次试飞,也是自2011年航天飞机退役后,NASA首次在美国本土执行载人航天任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此次SpX-DM1任务看点如下: [rml_read_more] 一:龙飞船搭载了两名乘客 载人龙飞船里的两名乘客 来源:SpaceX 这艘载人龙飞船搭载了两名乘客,宇航员模型瑞普利(Ripley),这是在向科幻电影《异形》(Alien)致敬,另外一名乘客看上去是个像地球的玩偶,马斯克戏称为重力指示器,一旦这个玩偶飘起来了,就说明到了零重力的环境,进入到了太空。 零重力下的玩偶 来源:马斯克推特 二:猎鹰9号一级回收 来源:SpaceX 载人龙飞船发射升空9分52秒后,SpaceX在位于大西洋的“当然我依然爱你”的海上驳船,成功回收了猎鹰9号一级火箭。 三:载人龙飞船自主对接 载人龙飞船对接模拟图 来源:SpaceX 区别于联盟号飞船的对接,载人龙飞船不需要空间站的机械臂帮助。大约北京时间3月3日19时,载人龙飞船可以自主同和谐号节点舱的国际对接适配器进行对接。 四:载人龙飞船返回 宇航员们可以透过载人龙飞船的三个窗户,俯瞰地球,仰望月球,甚至广阔的太阳系。 来源:SpaceX 这艘载人龙飞船在空间站驻留时间较短,预计于北京时间3月8日15时30分驶离空间站,并于当天21时45分溅落在大西洋。 未来任务 NASA和SpaceX预计于今年7月第二次发射载人龙飞船(SpX-DM2),届时将运送两名NASA宇航员前往空间站。 在这之前,SpaceX还将进行一次发射中止测试(In Flight Abort Test)。 星际迷航里有这样一个镜头,星舰司令部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系列模型,从莱特飞行器到星舰时代,现在,我们已经完成其中的一半了,星舰时代还有多远呢?那真是一个美好的梦想。 来源:肯特岗的刘学森 最后,在今天这个历史性的时刻,小编感慨一下。 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研制的固定翼飞机飞行者一号,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受控持续飞行。 11年后,1914年2月25日,“穆罗姆人伊利亚”(Ilya Muromets)首次搭载了16名乘客飞行,被称为世界上首架客机,这对国际社会,经济,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如今我们对乘坐民航出行,已经习以为常,而这不过百年。未来百年,我们或许对乘坐太空船往返空间站,甚至更遥远的月球和火星,也可能习以为常。 参考: [1]:https://www.spacex.com/sites/spacex/files/crew_demo-1_press_kit.pdf [2]:https://www.space.com/spacex-launches-crew-dragon-test-flight.html [3]:https://www.nasa.gov/sites/default/files/atoms/files/commercialcrew_press_kit.pdf [4]:https://en.wikipedia.org/wiki/Airl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