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的小行星

远方的小行星

2021年01月31日 Asteroids in the Distance Image Credit: NASA, ESA, Hubble; R. Evans & K. Stapelfeldt (JPL) Explanation: Rocks from space hit Earth every day. The larger the rock, though, the less often Earth is struck. Many kilograms of space dust pitter to Earth daily. Larger bits appear initially as a bright meteor. Baseball-sized rocks and ice-balls streak through our atmosphere daily, most evaporating quickly to nothing. Significant threats do exist for rocks near 100 meters in diameter, which strike the Earth roughly every 1000 years. An object this size could cause significant tsunamis were it to strike an ocean, potentially devastating even distant shores. A collision with a massive asteroid, over 1 km across, is more rare, occurring typically millions of years apart, but could…

NASA分析显示,202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NASA分析显示,202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从全球来看,202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实际上追平了2016年的纪录。总的来说,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地球的平均温度上升了超过2华氏度。由于人类活动,特别是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气温正在上升。 影像来源:美国宇航局科学可视化工作室/洛莉·帕金斯/凯瑟琳·默斯曼 NASA的一项分析显示,2020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与2016年持平,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空间研究所(GISS)的科学家表示,由于地球长期变暖的趋势,今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951-1980年的基线水平高出1.84华氏度(1.02摄氏度),在分析的误差范围内,2020年以非常小的幅度超过了2016年,使这一年实际上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 “过去七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七年,代表了持续的、戏剧性的变暖趋势。”GISS负责人加文·施密特说。“一年是否创纪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长期趋势。随着这些趋势的发展,以及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增加,我们不得不预计,这些记录将继续被打破。” 全球变暖,世界变化 追踪全球温度趋势为人类活动(特别是温室气体排放)对我们地球的影响提供了一个关键指标。自19世纪末以来,地球的平均温度已经上升了超过2华氏度(1.2摄氏度)。 气温上升正在造成海冰和冰盖的消失、海平面上升、更长更强烈的热浪以及动植物栖息地的变化等现象。了解这种长期气候趋势对人类生活的安全和质量至关重要,它使人类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比如种植不同的作物,管理水资源,以及为极端天气事件做好准备。 记录之王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进行的独立分析显示,2020年是有记录以来第二热的一年,仅次于2016年。NOAA的科学家在他们的分析中使用了大部分相同的原始温度数据,但是有不同的基线周期(1901-2000)和方法。与NASA不同,NOAA也不能在缺乏观测的情况下推断极地地区的温度,这是NASA和NOAA记录差异的主要原因。 这张图显示了与1951-1980年平均值相比,从1880年到2019年的年气温异常,这是NASA、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伯克利地球研究小组和英国气象局哈德利中心(Met Office Hadley Centre)记录的。尽管每年都有微小的变化,但所有五个温度记录显示的峰值和低谷都是同步的。所有数据都显示,在过去几十年里,气候迅速变暖,而且过去十年是最热的十年。 影像来源:NASA GISS/Gavin Schmidt 像所有的科学数据一样,这些温度发现包含少量的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主要是由于气象站的位置和温度测量方法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GISS温度分析(GISTEMP)的最新精确度在华氏0.1度以内,置信度为95%。 超过全球年平均水平 在全球变暖的长期趋势持续的同时,各种各样的事件和因素对任何特定年份的平均气温都有贡献。两个独立的事件改变了到达地球表面的日照量。今年上半年,澳大利亚的森林大火烧毁了4600万英亩土地,在大气中释放出超过18英里(约合18公里)高的烟雾和其他颗粒,阻挡了阳光,可能会使大气温度略有下降。相比之下,与正在进行的冠状病毒(COVID-19)大流行相关的全球停飞减少了许多地区的空气颗粒物污染,让更多的阳光照射到地表,产生了虽小但潜在显著的变暖效应。这些停运措施似乎也减少了去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但二氧化碳的总体浓度继续增加,而且由于变暖与累积排放量有关,因此避免变暖的总量将微乎其微。 全球气温年复一年变化的最大来源通常来自厄尔尼诺-南方振荡(ENSO),这是海洋和大气之间自然发生的热交换循环。虽然2020年结束于ENSO的负(冷)阶段,但2021年开始于稍微正(暖)的阶段,这略微增加了总体平均温度。负相的降温影响预计对2021年的影响将大于2020年。 “强劲的厄尔尼诺现象极大地推动了2016年创纪录的温暖年份“。今年,厄尔尼诺现象缺乏类似的援助,这证明背景气候由于温室气体而继续升温。”施密特说。 2020年的GISS值代表了全球和全年的平均表面温度。当地天气在区域温度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即使在创纪录的年份里,并不是地球上的每个地区都经历了类似的升温幅度。NOAA称,美国大陆的部分地区在2020年经历了创纪录的高温,而其他地区则没有。 从长远来看,全球部分地区的变暖速度也比其他地区快。施密特说,地球变暖的趋势在北极最为明显,GISTEMP分析显示,在过去30年里,北极变暖的速度是全球其他地区的三倍多。北冰洋海冰的减少损失(每年的最小面积每十年减少约13%)使得该地区的反射能力下降,这意味着更多的阳光被海洋吸收,温度进一步上升。这种被称为“北极放大”(Arctic amplification)的现象正在进一步加剧海冰流失、冰盖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北极火灾季节加剧以及永久冻土融化。 陆地、海洋、空气和太空 NASA的分析结合了超过26000个气象站的表面温度测量数据以及数千艘船和浮标的海面温度观测数据。这些原始测量数据通过一种算法进行分析,该算法考虑了全球各地不同的温度站间距以及城市的热岛效应,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可能会使结论不正确。这些计算的结果是对1951年至1980年基线期全球平均温度差的估计。 NASA通过一系列卫星以及空中和地面观测活动,从陆地、空中和太空测量地球的生命体征。NASA的Aura卫星上的大气红外探测器(AIRS)记录的卫星表面温度证实了GISTEMP的结果,过去7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7年。卫星对气温、海平面温度和海平面的测量,以及其他基于空间的观测,也反映了一个正在变暖、不断变化的世界。NASA通过长期数据记录和计算机分析工具开发了新的方法来观察和研究地球相互关联的自然系统,以便更好地了解我们的星球正在如何变化。NASA与全球社区分享这一独特的知识,并与美国和世界各地的机构合作,为了解和保护我们的星球做出了贡献。 NASA的完整地表温度数据集以及用于进行温度计算的完整方法可在以下网站获得: https://data.giss.nasa.gov/gistemp GISS是NASA由位于马里兰州格林贝尔特的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地球科学部管理的实验室。该实验室隶属于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和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 有关NASA地球科学任务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https://www.nasa.gov/earth

NASA的科学发现、研究开发和月球到火星的探索计划

NASA的科学发现、研究开发和月球到火星的探索计划

Credit:NASA 2020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月球到火星探测战略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实现了阿尔忒弥斯(Artemis)计划的任务目标,取得了能够造福于人类的重大科学进步,并恢复了美国本土的载人航天发射能力。与此同时,NASA的专门小组迅速采取了行动,协助国家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 NASA局长吉姆·布里登斯廷(Jim Bridenstine)表示:“NASA在疫情期间表现出的韧性和毅力给全国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与美国商业伙伴一起创造了历史,作出了开创性的发现,推动了科学进步,进一步深化了航空研究和技术研发,甚至还参与了抗击COVID-19疫情的斗争。我们度过了充满挑战的一年,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并为持续的成功开辟了道路。” NASA对美国联邦政府应对COVID-19疫情的援助包括研发AMBUSTat表面净化系统,NASA工程师们在短短37天内研制出VITAL呼吸机,以及用于治疗COVID-19患者的Aerospace Valley正压头盔。 2020年,宇航员自2011年以来首次从美国本土发射至国际空间站,这也是有史以来宇航员首次乘坐美国商用航天器发射升空。2020年是人类持续驻留空间站的第20年,载人“龙”飞船完成飞行后返回美国海岸,使开展更多的载人月球探测关键科学研究成为可能。 NASA推进了阿尔忒弥斯计划下的无人(机器人)和载人探月计划,2021年的第一批两部机器人探测器交付工作正在进行中,任命了阿尔忒弥斯任务宇航员,并明确了阿尔忒弥斯3号(Artemis III)任务的科学优先事项和活动,该任务将于 2024年将首位女性宇航员和下一位男性宇航员送上月球表面。 机器人无人探测和载人探测携手共进,前者将引领更智能、更安全的载人探测任务。NASA于2020年7月发射了火星2020(Mars 2020)“毅力号”(Perseverance)火星车任务,目前距离目的地仅剩不到一半的行程。借助太阳系之眼(Eyes on the Solar System,简称EOTSS)应用程序,可对火星车进行实时跟踪。 NASA与8个伙伴国家签署了《阿尔忒弥斯协定》(Artemis Accords),在巩固太空探索国际合作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该协定遵照《外层空间条约》(Outer Space Treaty)和其他国际协议,以建立一套原则用于指导参与NASA探月计划的国家间合作,例如全面、及时、公开发布科学数据。通过承诺遵守《阿尔忒弥斯协定》的原则,NASA及其合作伙伴将帮助确保人类在太空领域享有和平与繁荣的未来。 NASA首次发射的冥王号(Origins, Spectral Interpretation, Resource Identification, Security, Regolith Explorer,太阳系起源、光谱解析、资源识别、安全保障、小行星风化层探索者,OSIRIS-REx)探测器于2020年10月20日触到了小行星贝努(Bennu),并采集了样本。这些样本将于2023年返回地球。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是NASA即将发射的下一台太空望远镜,在2021年发射升空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发射目标定暂定于2021年10月31日。 在太空发射系统的级间部分可以看到NASA“蠕虫”标志。 图片来源:NASA 从月球到火星 在接下来的十年中,NASA将发送新的科学仪器和技术演示来研究月球,从2024年起将宇航员送至月球表面,此后每年大约进行一次载人登月任务,并将与其商业和国际合作伙伴共同建立可持续的月球探测。2020年,NASA完成的工作包括: 2020年1月初,太空发射系统(SLS)火箭的核心级从位于新奥尔良的NASA米乔德组装厂(Michoud Assembly Facility)被运输至位于密西西比州圣路易斯湾附近的NASA斯坦尼斯航天中心(Stennis Space Center),工程师们在那里进行整体整合测试(Green Run test)。 完成一系列结构测试,以评估SLS火箭的上面级和四个核心级结构,还订购了额外的18台RS-25发动机和火箭助推器,继续为阿尔忒弥斯2号任务和3号任务(Artemis II和III)制造火箭,并为未来SLS发射任务完成了一次助推器的点火测试。 完成对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台39B的升级和改装,为进行阿尔忒弥斯任务做好准备。探索地面系统(Exploration Ground Systems)团队还对发射倒计时部分进行了模拟,通过模拟发射为加注过程做好准备,并开始为阿尔忒弥斯1号任务(Artemis I)发射组装火箭。 完成对猎户座(Orion)飞船严格的测试活动,安装了四个太阳能电池阵列机翼,并安装了三个航天器适配器抛弃式整流罩面板,为执行阿尔忒弥斯1号(Artemis I)任务的飞船安装了前舱盖,并为阿尔忒弥斯2号和3号任务(Artemis II和III)制造飞船。 完成一系列着陆器技术研究,为人类着陆系统(HLS)方案征集铺平了道路。NASA自此与三家公司:蓝色起源(Blue Origin Federation),Dynetics和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以推进其HLS设计工作这三家公司最近都通过了认证基准审查,确定了功能和性能要求。 在月球轨道上开发“门户”(Gateway)的计划实现了以下几个里程碑: NASA授予了诺斯罗普·格鲁曼(Northrop Grumman)公司一份合同,用于建造“居住和后勤基地”(HALO),该基地将成为登月前哨基地的乘员居住舱。作为初始“门户”功能的基础,HALO将与“动力与推进元件”(PPE)一起发射升空。 “门户”发射时,将携带两台太空气象仪器,以帮助未来的载人任务预测空间气象。SpaceX作为第一家获得再补给合同的公司,将负责提供新的实验和其他补给。 NASA与国际合作伙伴就“门户”合作达成了三项预期协议中的两项,并预计将在一个月内完成第三项协议。根据10月敲定的协议,欧洲航天局(ESA)将构建一个大型居住舱、通信系统和加油舱。加拿大航天局(Canadian Space Agency,CSA)于11月签署了协议,将提供先进的机器人技术,包括下一代机械臂Canadarm3和用于有效载荷安装的机械臂接口。 为准备未来的载人探测任务,NASA完成了以下工作: 于2020年1月举办了新一批宇航员毕业典礼,迎接11名新成员加入宇航员团队。2020年12月,几名新宇航员被提名加入阿尔忒弥斯任务,成为18名任务成员中的一员。 通过#BeAnAstronaut项目宣布招募宇航员候选人,吸引了12000多人申请新一代阿尔忒弥斯宇航员。NASA将于2021年下半年选出最合格的候选人。 对空间站上三个不同任务时期的宇航员开展研究,并继续在美国和德国使用地面模拟方法来提供关于隔离和其他情况的数据。 阿尔忒弥斯计划的科学技术进展包括: 作为其商业月球有效载荷服务(CLPS)计划的一部分,NASA为拟定于2021年登陆月球的前两次商业月球交付项目分配了一套有效载荷,并向Masten Space Systems公司、Intuitive Machines公司和AstRobotic太空机器人公司授予了任务订单。 NASA及其合作伙伴研制优化了名为“PRIME-1”的钻机和测水有效载荷,这些工具将搭载在挥发物调查极地探索月球漫游车(Volatiles Investigating Polar Exploration Rover,VIPER)发射并于2022年送往月球。 继较早期的申明之后,NASA发布了关于“月球表面有效载荷和研究调查”(PRISM)的首次召集令,并于2020年12月初收集了反馈。 引入阿尔忒弥斯营地(Artemis Base Camp)概念,该概念要求NASA及其合作伙伴在月球上建立可持续的人类驻留所需的基础设施。 对有人和无人驾驶漫游车概念进行行业投入和推动。 NASA选择了四家公司从月球上收集少量月球月壤,并将其所有权转让给NASA,作为原位资源利用(in-situ resources utilization,ISRU)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伙伴关系的早期示范。 NASA概述了当前对月球的投资将如何为将来的探索做准备: 火星2020“毅力号”火星车在一次征文比赛中得名,它将寻找火星上远古生命的迹象并收集样本送回地球。 “毅力号”火星车携有许多关键的仪器和技术,包括一研究宇航服材料的实验,以及一种从二氧化碳中制造氧气的新方法。为在着陆期间采集数据,火星车上安置了专门的传感器,而一种称为“地形相对导航”(TRN)的自动领航技术将帮助火星车于2021年2月安全登陆火星。 火星车上还搭载了智能直升机(Ingenuity Helicopter),这将是首架尝试在另一个星球上进行受控飞行的飞机。 太阳系及更遥远的探测 技术人员正在对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一个关键组件:可展开塔式组件(Deployable Tower Assembly)进行检查,该组件可以在太空一次性完全展开。 图片来源:诺斯罗普·格鲁曼 2020年,NASA还为望远镜重新命名了太空图标,通过望远镜帮助确认在月球新区域是否存在水。2020年的亮点包括: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完成了一系列严格的环境测试,包括综合系统测试,地面部分测试以及最终的声学和正弦振动测试。 2020年是哈勃太空望远镜(Hubble Space Telescope)在轨运行30周年,并在2020年继续取得突破性发现,例如系外行星“北落师门b”(Fomalhaut b)的消失,以及迄今为止关于一个中型黑洞的最佳证据。 天文学家利用凌星系外行星巡天卫星“苔丝”(Transiting Exoplanet Survey Satellite,TESS)和退役的斯皮策太空望远镜(Spitzer Space Telescope)的数据,确认了第一颗围绕白矮星运行的行星。 在通过红外光研究宇宙超过16年之后,NASA斯皮策太空望远镜的任务于2020年1月结束。 科学家首次使用NASA的索菲亚平流层红外天文台(SOFIA),在月球光照面发现了水。 来自退役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Kepler Space Telescope)的数据显示,大约一半的类日恒星可能在宜居带拥有岩质行星。 NASA的科学家通过计算机模拟展示了月球和地球曾经如何共享磁场。 广域红外巡天望远镜(Wide Field Infrared Survey Telescope)更名为南希·格雷斯·罗曼太空望远镜(Nancy Grace Roman Space Telescope),该名称来自NASA首位首席天文学家南希·格雷斯·罗曼。它将研究长期以来的天文学谜团,例如宇宙膨胀背后的力量,并搜寻太阳系以外的遥远行星。 来自150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0多名参与者参加了于2020年5月举行的太空应用程序COVID-19挑战赛(Space Apps COVID-19 Challenge)。2020年10月,来自世界各地的26,000多名参与者参加了线上太空应用挑战赛。 在太阳物理学方面,NASA与欧洲航天局(ESA)联合发射了太阳轨道飞行器(Solar…

看,夜晚的波士顿!

看,夜晚的波士顿!

Much like the delicate filaments of a spider’s web, the lights of the city of Boston seemingly spread from a central point in this image taken by the crew of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as it orbited 263 miles above Earth’s surface. Image Credit: NASA 在这张国际空间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的工作人员拍摄的照片中,波士顿市的灯光似乎从一个中心点扩散开来,就像蜘蛛网上精致的细丝一样。该空间站在距离地球表面263英里的上空环绕地球运行。 图片来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日全食期间的地球

日全食期间的地球

2020年12月29日 Earth During a Total Solar Eclipse Video Credit: GOES-16, ABI, NOAA, NASA Explanation: What does the Earth look like during a total solar eclipse? It appears dark in the region where people see the eclipse, because that’s where the shadow of the Moon falls. The shadow spot rapidly shoots across the Earth at nearly 2,000 kilometers per hour, darkening locations in its path — typically for only a few minutes — before moving on. The featured video shows the Earth during the total solar eclipse earlier this month. The time-lapse sequence, taken from a geostationary satellite, starts with the Earth below showing night but the sun soon rises at the lower right. Clouds shift as day breaks over the blue planet. Suddenly the circular…

准备发射哨兵-6号迈克尔·弗里利希卫星

准备发射哨兵-6号迈克尔·弗里利希卫星

Inside SpaceX’s Payload Processing Facility at Vandenberg Air Force Base in California, the U.S.-European Sentinel-6 Michael Freilich ocean-monitoring satellite is being encapsulated in its payload fairing on Nov. 3, 2020. Sentinel-6 is scheduled to launch on Nov. 21, 2020, at 12:17 p.m. EST, atop the SpaceX Falcon 9 rocket from Space Launch Complex 4E at Vandenberg Air Force Base. A U.S.-European partnership, the Sentinel-6 Michael Freilich spacecraft will begin a five-and-a-half-year prime mission to collect the most accurate data yet on global sea level and how our oceans are rising in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The mission will also collect precise data of atmospheric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that will help improve weather forecasts and climate models. The spacecraft is named after Dr. Michael Freilich, the…

地球和月球曾经共享一个磁场屏障,保护它们的大气层

地球和月球曾经共享一个磁场屏障,保护它们的大气层

45亿年前,地球表面是一个危险而炎热的世界。此外,在我们还只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时,太阳以猛烈的辐射爆发轰击我们的星球,称之为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被称为太阳风的带电粒子流威胁着我们的大气层。简而言之,我们的星球是不适合居住的。 地球和月球,这是20世纪90年代伽利略号任务拍摄的两张照片的合成图,有着悠久的共同历史。数十亿年前,它们的磁场相互连接。 影像来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美国地质调查局 但是一个邻近的地盾可能帮助我们的星球保持它的大气层,并最终发展生命和适宜居住的条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科学进展》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称,这个保护层就是月球。 “月球似乎为地球提供了一个抵御太阳风的实质性屏障,这对地球在此期间维持大气层的能力至关重要。”NASA首席科学家、这项新研究的主要作者吉姆·格林(Jim Green)说,“我们期待着在NASA通过阿耳忒弥斯项目将宇航员送往月球时,对这些发现进行后续研究。阿耳忒弥斯项目将带回月球南极的关键样本。” 月球简史 根据主流理论,月球形成于45亿年前,当时我们的地球还不到1亿年之久,一个名为忒亚(Theia)的火星大小的物体撞击到原始地球上。碰撞产生的碎片聚集成月球,而其他残余物重新融入了地球。由于重力,月亮的存在稳定了地球的自转轴。那时,我们的地球自转得更快,一天只有5个小时。 在早期,月球离我们也很近。由于月球的引力作用在海洋上,水会被略微加热,能量就会被消耗掉。这就导致月球以每年1.5英寸的速度远离地球,或者说大约是两个两个10美分硬币的宽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就足够了。到40亿年前,月球离地球的距离是现在的三分之一——大约8万英里,而现在的距离是23万8千英里。在某个时刻,月球也变得“潮汐锁定”,这意味着地球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 物理学家曾经认为,月球从未有过一个持久的全球磁场,因为它的核心很小。磁场使电荷沿着看不见的线移动,这些线在两极向月球弯曲。科学家们很早就知道地球的磁场,这种磁场在北极和南极地区形成了色彩艳丽的极光。 磁场起着屏蔽作用,使电荷沿着它看不见的线移动。科学家们很早就知道地球的磁场,这种磁场在北极和南极地区形成了色彩艳丽的极光。在地球深处,液态铁和液态镍的运动仍然在流动,这是因为地球形成过程中留下的热量。这些运动产生的磁场构成了围绕地球磁层的保护性气泡。 通过对阿波罗任务中月球表面样本的研究,科学家们发现月球曾经也有一个磁层。这些封存了几十年的样本,最近用现代技术进行了分析,证据不断增加。 像地球一样,月球形成时产生的热量会使铁保持在月球内部深处流动,但由于月球的大小,铁的流动时间不会那么长。 “这就像烤蛋糕:你把它从烤箱里拿出来,它还在冷却,”格林说。“质量越大,冷却所需的时间就越长。” 磁屏蔽 这项新的研究模拟了大约40亿年前地球和月球磁场的变化。物理学家们建立了一个计算机模型来观察磁场在各自轨道的两个位置的行为。 科学家们写道,在某些时候,月球的磁层可能会成为地月系统遭受强烈太阳辐射的屏障。这是因为,根据这个模型,月球和地球的磁球在每个天体的两极区域都有磁性连接。对于地球的演化很重要的一点是,高能的太阳风粒子不能完全穿透耦合磁场并剥离大气层。 当月球有磁场时,地球就会被屏蔽,不受太阳风的影响,如图所示。 影像来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但地球和月球也有一些大气交换。来自太阳的极端紫外线会将地球最高层大气中的中性粒子中的电子剥离,使这些粒子带电,并使它们能够沿着月球磁场线前往月球。这可能也是当时月球保持稀薄大气的原因之一。月球岩石样本中氮的发现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以氮为主的地球大气层促成了月球的古代大气及其地壳。 科学家们计算出,地球和月球的磁球结合在一起的磁场共享情况可能在41亿到35亿年前一直存在。 根据一项新的研究,这幅图显示了地球和月球在数十亿年前都有连接在一起的磁场,这有助于保护它们的大气层免受太阳粒子流的破坏。 影像来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了解月球磁场的历史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早期大气,还有助于我们了解月球内部是如何演变的,”美国宇航局副首席科学家和研究合著者大卫·德雷珀(David Draper)说。“它告诉我们月球的核心可能是什么样子的——可能是在其历史的某个时刻液态和固态金属的结合——这是月球内部如何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谜团。”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月球内部的冷却,我们最近的邻居失去了磁层,最终失去了大气层。磁场在32亿年前就显著减少,在大约15亿年前消失。如果没有磁场,太阳风就会将大气层剥离。这也是火星失去大气层的原因:太阳辐射将大气层剥离。 图中显示了地球今天产生的磁场线。月球不再有磁场。 影像来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科学家们说,如果我们的月球在关键的早期起到了保护我们的星球免受有害辐射的作用,那么在银河系中,可能还有其他的卫星在类地系外行星周围,以类似的方式帮助它们的主行星保持大气层,甚至有助于创造适宜居住的条件。这对研究生命起源和寻找地球以外的生命的天体生物学领域来说是很有意义的。 人类探索可以告诉我们更多 这项模拟研究为地球和月球的远古历史如何有助于地球早期大气的保存提供了思路。神秘而复杂的过程很难弄清楚,但来自月球表面的新样本将提供解开谜团的线索。 随着NASA计划通过阿耳忒弥斯项目在月球上建立一个可持续的人类存在,可能会有多种机会来验证这些想法。当宇航员从地球和月球磁场联系最紧密的月球南极带回第一批样品时,科学家可以寻找地球古代大气的化学特征,以及由陨石和小行星撞击产生的水等挥发性物质。科学家们对月球南极数十亿年来从未见过阳光的地区——即“永久阴影区”——特别感兴趣,因为严酷的太阳粒子不会带走挥发性物质。 例如,氮和氧可能沿着磁场线从地球到月球,并被困在这些岩石中。 格林说:“来自这些永久阴影区域的重要样本对于我们理清地球挥发物质的早期演化,检验我们的模型假设至关重要。” 论文的其他合著者是来自巴尔的摩县马里兰大学的斯科特·博德森(Scott Boardsen)和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的董传飞(Chuanfei Dong)。 来源: https://www.nasa.gov/feature/earth-and-moon-once-shared-a-magnetic-shield-protecting-their-atmosphe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