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插图描绘了两颗巨大的系外行星碰撞后的景象。剩下的是一个炽热、熔化的行星内核和一个旋转的、发光的尘埃和碎片云。
影像来源:Mark A. Garlick
发现:
一团发光的宇宙云揭示了一场灾难性的碰撞。
关键事实:
即使在我们的太阳系内,科学家们也发现了很久以前巨大的行星碰撞的证据。天王星的倾斜和地球卫星的存在等残留线索表明,在我们遥远的历史中,我们恒星附近的行星曾发生过碰撞,永远改变了它们的形状和轨道位置。科学家在太阳系外观测遥远的系外行星时也能发现类似的证据,即在整个宇宙中,行星有时会相撞。在这项新的研究中,这种撞击的证据来自于一种奇怪的、亮度波动的尘埃和气体云。
详情:
科学家们在观测一颗年轻的(3亿年历史)类太阳恒星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这颗恒星的亮度突然大幅下降。研究团队仔细观察后发现,就在亮度下降之前,这颗恒星的红外亮度突然骤增。
研究团队在研究这颗恒星时发现,这种亮度持续了1,000天。但在这一亮度事件发生2.5年后,这颗恒星意外地被某种东西遮住了,导致亮度突然下降。这次日食持续了500天。
研究团队进一步调查后发现,亮度骤降和日食背后的罪魁祸首是一团巨大的发光气体和尘埃云。而造成突发性日食的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呢?研究人员认为是两颗系外行星之间的宇宙碰撞,其中一颗可能含有冰。
在一项详细描述这些事件的新研究中,科学家们认为,两颗巨大的系外行星(从几个地球质量到几十个地球质量不等)相互撞击,产生了红外尖峰和云。这样的撞击会使两颗行星完全液化,只留下一个被气体、热岩石和尘埃云包围的熔融核心。
撞击后,这团云中仍有炽热发光的碰撞残留物,继续围绕恒星运行,最终移动到恒星前方,遮住恒星的光。
有趣的事实:
这项研究使用了NASA现已退役的WISE任务的档案数据,该航天器继续以NEOWISE的名义运行。2021年,地面机器人巡天望远镜ASAS-SN(全天超新星自动巡天)首次发现了这颗恒星。
虽然这些数据揭示了这次行星碰撞的残余物,但NASA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等望远镜仍能看到这一碰撞的余辉。事实上,这项研究背后的研究团队已经提出了用韦伯望远镜观测这个系统的建议。
发现者:
这项名为“行星碰撞的余辉和由此产生的碎片云的凌日”的研究,由第一作者马修·肯沃西和21位合著者于2023年10月11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参考来源: